●迄今为止,债务高企、融资贵、融资难、理财难、金融机构利润丰厚仍然是中国金融最明显的特征。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企业规模庞大,金融压抑和金融管制给市场进入者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长尾。这是一个充满用户痛点的行业。
●移动互联技术模糊了金融与商业、消费、社交等场景的边界。余额宝在短短的半年之间能够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基金,并非是对货币基金金融属性的改变,而是得益于消费支付和利息收入的无缝对接。春节发红包这样看似和金融不沾边的社交场景,可以成为拓展支付工具的引爆点。
●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和信贷、P2P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总体上是丰富了金融体系而非对传统金融的颠覆。这些金融产品也成为金融界的鲇鱼,大大推动了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的思维和转型。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关标签:网贷理财 P2P网贷理财 p2p理财 p2p网贷 网贷中心
从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多年前提出的连接一切,2012年于扬在主题为《互联网+》的演讲中提出的“所有的传统和服务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到李总理的行动计划,互联网与行业的关系已经从思想上升为国策。
计划的愿景激动人心,但是行动的具体路径取决于如何理解互联网+。这里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仔细探讨:为什么某个特定的行业需要被改变?为什么互联网能够改变行业?互联网应该以哪种方式改变行业?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非显而易见,也因为牵涉到利益格局而常有争议。
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业需要被改变
中国的金融业过去一直是政府管制最严、准入门槛最高、垄断性最强的行业之一。金融管制使得多元化定价体系不符合成本收益比,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数量型扩张模式成为银行的一致选择,多层次市场体系建立缓慢。
这种扩张正在难以为继。根据麦肯锡统计,中国的国内债务对GDP比率目前已经达到262%。这一比率不仅在过去20年中是历史最高水平,而且在全球几十个新兴国家中也几乎最高;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广义货币对GDP比率的高企以及银行利润的丰厚。根据2014年底的数据,中国M2/GDP为1.9,而美国仅为0.9。
和高债务额、高货币发行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金融供给的极度短缺。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和个人消费金融服务无法满足;融资贵、融资难是普遍现象,并且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如果融资贵,那么投资者似乎应该开心?答案也不是。个人和小企业的投资理财服务普遍缺失;六亿中国农民绝大多数人既不知融资为何物,也不知理财为何物。
虽然金融市场化的大潮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但是迄今为止,债务高企、融资贵、融资难、理财难、金融机构利润丰厚仍然是中国金融最明显的特征。这些现象说明这个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企业规模庞大,金融压抑和金融管制给市场进入者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长尾。这是一个充满用户痛点的行业。
为什么互联网技术可以改变金融
我们首先需要讨论金融的本质是什么,然后讨论为什么互联网可以改变金融。
金融的功能广为人知。支付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金融功能。通过匹配投融资,金融机构帮助资金完成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传导,其间可能还需要克服金额、期限、风险、流动性等方面的错配。保险则是为了抵御灾难。
支持这些金融功能的底层要素是渠道、数据和技术。
让我们先来看渠道的要素。金融发展史中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金融由商业驱动,又为商业服务。十六世纪后半期,荷兰是全球航海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全球一半的航海帆船都通过阿姆斯特丹港进入欧洲,阿姆斯特丹是当时全球当之无愧的世界贸易中心。贸易必然带来结算需求,更进一步带来的了融资、贷款需求,因此第一家现代银行诞生在了阿姆斯特丹港口附近,对于贸易买主和卖主结算极其方便。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贸易汇聚,阿姆斯特丹非常繁华,人们集聚在咖啡馆里交换信息,财富的故事刺激更多贸易公司的成立,怀揣着财富梦想的人聚集在咖啡馆里,购买新贸易公司的股份,打探各种信息,交易这些贸易公司的股份和债券,产生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荷兰成为17世纪国际贸易和金融的中心。
实际上,没有一个金融中心或机构的兴起不是和商业的繁荣紧密相连。正是因为工业革命带动国际贸易,英国在18世纪取代荷兰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正是因为由贩盐发端的货通天下,使得山西票号汇通天下,成为中国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金融之王。正是因为电商的兴起,使得支付宝从交易笔数衡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工具。历史告诉我们,金融机构的发展前景和渠道的触达能力息息相关,即金融对商业场景的触达能力,对商业和消费引发的金融需求和供给的触达能力。
只是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导致分工越来越细,规模化、集约化效率大大优先于商业便利时,金融才开始逐渐部分脱离了商业场景,有些金融交易甚至完全与商业场景无关了。不过,仍然许多方面还保留原来的影子,比如金融中心一般都在贸易中心,银行一般都在商业繁华的地段。
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拥有支付、结算、转账、贷款、理财等算是距离商业场景最近的机构,几乎统治了中国的金融业。不过,银行服务很多只能在银行柜台和系统内完成,无法和商业场景无缝连接。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移动互联,则让金融与商业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再次成为可能,成本也能做到极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转账,完成支付,查看股市行情,下单买卖证券,就像随身携带着银行和交易所一样。交易随着场景无缝对接,不需要再分离就可以完成。供应链的连接化和生态化,使得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商业活动发生的场景就被得知和满足。
移动互联技术模糊了金融与商业、消费、社交等场景的边界。余额宝在短短的半年之间能够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基金,并非是对货币基金金融属性的改变,而是得益于消费支付和利息收入的无缝对接。春节发红包这样看似和金融不沾边的社交场景,可以成为拓展支付工具的引爆点。这些变化都可能让专注于金融功能的传统金融机构吃惊。
有一种说法认为,金融的逻辑和本质不改变,互联网技术是中性的,也就不会深刻改变金融。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其实不然。可以拿战争打一个比方。战争的逻辑自古不变,就是征服对手。但是当人类从冷兵器进入热兵器的时代时,由于兵器的触达技术改变了,怎么打仗也就完全改变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相当于战争对手随时随地都在对面。在这种时候空谈逻辑和本质不变,实属无益。
互联网技术之所以能改变金融,第一个原因是它可以改变金融的渠道能力。因为金融是为商业和消费服务的,当触达这些场景的能力发生改变,实际上做金融的方式也改变了。相对应的一个大趋势,是金融的场景化。
我们再来看金融的第二个本质要素:数据。除了渠道能力,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甄别、定价和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信息,或者说数据。我们可以用消费者信贷的发展史来理解数据对金融的重要性。人类在过去数百年中,最主要的信贷方式就是典当或担保式信贷。投资者可以不了解借贷者,只要抵押或担保的金额足够,信贷就可以发生。直到今天,这还是银行贷款的主要方式。而信用卡这样的消费者信贷是无抵押、无担保的小贷;人手一张信用卡的景象在10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实际上是对信贷模式的颠覆。
那么这种金融创新是怎么发生的呢?首先是中产阶级财富的上升所产生的对消费信贷的巨大需求。20世纪上半叶,像GE、福特这样的企业通过分期付款来促进消费,为授信机构提供信用信息的信用局也应运而生。对消费者信用风险的统一量化标准和授信标准的需求,进而推动了个人信用评分体系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至今仍然是全世界最普遍使用的个人征信评分模型FICO于1956年建立,第一张银行信用卡于1958年发行。信用卡的真正广泛普及,包括VISA、MASTERCARD等卡组织的成功,是60年代后期的事情;这时金融机构已经广泛使用计算机,数据搜集和处理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基于数据的个人征信是消费者信贷的基础。金融机构的风险甄别能力,归根到底是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判断能力。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依靠人工方式获取数据,数据往往非实时连接,更新频率慢。另外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整合度低,形成“数据孤岛”,数据的使用效率、金融产品和体系的可依赖度和透明度低。反之,互联网时代往往在商业和生活场景中借助系统自动获取数据,并可以实时更新;由于数据数字化,跨机构的数据整合和分享也变得容易。数据实时、可连接,是活数据,数据的使用效率、金融产品和体系的可依赖度和透明度高。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数据的革命。今天,我们已经更少用信息这个词,常常代之以数据,甚至大数据。显而易见,当风险甄别的成本和方式被深刻地改变时,金融本身也会被改变。一个生动的例子是蚂蚁小贷。蚂蚁小贷已经累计为淘宝商户发放无抵押无担保贷款3000多亿元。淘宝卖家申请信贷支持,常常几秒钟内就可以获批并得到资金。
最后再说说金融的第三个本质要素:技术。技术能力也是金融机构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比如支付宝一笔支付成本可以做到2分钱,未来可以做到低于1分钱,而传统银行一笔支付柜台要2元钱,电子银行也要2毛多钱。每家金融机构都有自建的封闭的信息系统,成本高,稳定性差,也不易扩展。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是大部分金融机构都会使用开放的云计算平台。这样技术成本低,稳定性强,还可以弹性扩展。
我们已经讨论清楚了互联网+金融的核心逻辑,这个逻辑也对大部分行业适用。虽然相对的重要性不同,大部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是渠道、数据和技术。由于互联网技术正好是渠道、数据和技术的革命,互联网+行动计划可以大大提高这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痛点越多的行业,提高的潜力就越大。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其实是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几百年路径的一种浓缩,模仿工业国家的社会大生产方式、企业制度、市场交换机制等,创新较少。而互联网则是中国第一次与全球工业化国家几乎同时起步的技术革命。互联网+是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来改造传统行业从生产、经营到思维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了很多行业弯道超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