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院士开课,让“面对面”的科普成为可能
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学,社会中大多数人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崇奉科学。但是,如果缺乏科学素养,对科学的信任也可能成为盲从,各种伪科学就会乘虚而入。如何将科学生动、准确、全面地传播给普通人,让“科学”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能力,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命题。
火星表面长啥样?鸟类是不是恐龙后裔?地球像个充电宝?近日,一档“院士开课啦!”节目在抖音平台上播出,来自不同领域的院士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学习心得,聊年轻人关心的科学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述其中的科学原理,在互联网平台上受到广泛欢迎。
院士是我国最高等级的学术称号。拥有院士身份的科学家,往往在相应研究领域具有顶尖水平,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具有崇高威望。院士日常从事的工作,具有前沿性、尖端性、开拓性等特点。在所在学科方向,院士是毋庸置疑的带头人;而在公众心目中,院士则是优秀科学家群体的代表,是科学智慧和科研精神的象征。
那么,由院士来做科普工作是否属于“大材小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就重要性而言,科研工作者攻克科学难题,与社会上大多数人提升科学素养,并无主次之分。科学创新与科学素养普及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科学创新成果的应用,需要公民科学素养的支撑;而只有当正确的科学素养在社会上占据主流,才能为鼓励支持科学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科普工作涉及的知识虽然不深奥,但仍然建立在对科学原理的深刻认识和扎实理解基础上。正所谓“深入”才能“浅出”,不通盘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背后的原理,仅仅照本宣科,科普传播就仅仅是“术”而不是“道”,科普的效果就会打折扣。而作为院士的大学者、大科学家,对相应科学领域的理解显然更透彻,进行科普传播自然更加得心应手,公众也能从中获得更多收获。
由顶尖科学家进行公众科普传播,是科学界的优良传统。爱因斯坦生前就时常接受邀请,面向公众做讲座、问答。他往往能从看似简单和基础的概念出发,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绵密的思考,揭示科学现象背后深刻的意义和联系。杨振宁、袁隆平等我国公众熟知的科学家也时常举办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在伟大的科学家看来,参与科普工作不仅是科学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必要过程。
随着媒体传播路径的迭代升级,科普的方式方法也面临转变。如今,可视化与短视频已成为大众传播的关键词,科普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邀请院士与普通人在网络平台上“面对面”交流,配合丰富形象的视频素材,科普的受众能实现几何级数式的增长,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更加突出,对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当然,趣味化、形象化的科学现象是“表”,院士开课传授的科学观才是“里”。在网络传播中,人们常常感受到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当今,活跃在各大平台上的科学博主、自媒体账号为数不少,但有的内容生产者只是通过猎奇的视角告诉人们结果,却缺乏对科学原理和科学概念的认真解读。由院士进行举重若轻的科学讲解,能够弥补网络科普存在的不足,让受众形成系统性的科学素养。
从整体上看,当前科学界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发表、轻成果转化的问题,科研工作者与公众打交道的意愿和能力有所欠缺。希望“院士开课啦!”节目的热播,能带动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投身科普,将自己所在学科的常识、经验与未来愿景告诉给更多人,不断破除阻碍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的“迷瘴”。(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