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大食物观”,让老百姓吃得更好
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持续引发强烈反响。
从粮食到食物,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从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到“缺了哪样都不行”,关键词的变化折射的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反映的是国家食物保障和供给能力提升的现实,彰显的是一种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种认识的全新食物理念。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人民群众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避免地对食物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食物观意味着,在“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坚决守住传统口粮安全底线的基础上,要面向整个国土,向林、草、水等要食物,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在解决了吃饱吃好并逐步转向均衡营养的路上,要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做到想吃、该吃就能吃得到,满足人民群众在吃饭上日益增长的需要。
树立大食物观,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势必要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代表委员热议“大食物观”,提出了真知灼见;各地区各部门也要学深悟透“大食物观”的真谛,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让食物来源更广泛,食物种类更丰富,食物供给更充足。
食物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底线也是生命线,容不得半点放松。越是树立“大食物观”,越不能大手大脚,越要养成并夯实节约食物的好习惯。要按照《反食品浪费法》,向一切浪费食物的现象说不,依法严肃查处食物浪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