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鑫《工人日报》
参与平台抽成等规则的制定,获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参加社会保险更加便捷……这些事关网约车司机切身利益的改变在未来都有望成为现实。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当前社会各方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完善平台和从业人员利益分配机制、支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 保障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等10项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举措。
抽成将成“明白账”
网约车平台抽成过高、不透明是一直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网约车司机吐槽较多的点之一。
相关调查显示,一些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高达25%,有的甚至达到35%。有网约车司机反映,由于只能看到自己的每单收入,看不到乘客支付了多少,所以具体抽成是一本‘糊涂账’。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创新研究部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表示,网约车平台抽成过高,一方面是因为平台抽成的合理比例划定有客观难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平台收费模式上存在一定的不透明性。
对此,《意见》明确,督促网约车平台向驾驶员和乘客等相关方公告计价规则、收入分配规则,每次订单完成后,在驾驶员端应同时列明订单的乘客支付总金额、驾驶员劳动报酬,并显示乘客支付总金额减去驾驶员劳动报酬后与乘客支付总金额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不仅要求抽成成为“明白账”,还让司机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意见》提出,督促网约车平台在确定和调整计价规则、收入分配规则等经营策略前,公开征求从业人员代表及工会组织、行业协会的意见,并提前1个月向社会公布。
社保兜底
未与平台签订劳动合同、无社保兜底,一直是很多网约车司机的现实难题。这也导致部分网约车司机职业归属感不强。
而一位地方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调研发现,有网约车司机根本不懂啥是社保,即便有渠道可以交社保,也不会去交,因为司机更想挣钱、存钱。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全国共有255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86.4万本。
一位网约车司机往往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重要来源。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亟须社保兜底。《意见》明确,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提高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和享受待遇的服务便捷性。
一些平台、地方已经在做一些尝试。在北京日均平台信息服务费贡献达到50元的易到司机,即可享有由易到为其缴纳社保的权利。自去年6月1日起,浙江和重庆启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鼓励试点保险公司开发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截至去年10月底,承保人数超过1.7万人,其中网约车司机约5600人。
李俊慧表示,相关部门应出台配套措施确保政策落地。比如,允许没有固定劳动关系的司机,通过辖区所在社保机构参保。
关怀细微
除了收入、社保等事关腰包的“大”问题,网约车司机每天在城市中穿行,还面临就餐、停车、如厕、休息等“小”问题。
为保障网约车司机获得合理休息,《意见》明确,督促网约车平台持续优化派单机制,提高车辆在线服务期间的运营效率,不得以冲单奖励等方式引诱驾驶员超时劳动。
为破解网约车司机“就餐难、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意见》提出,在医院、居民集中居住区、重要商业区、综合交通枢纽等场所设置出租汽车临时停靠点,允许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约车临时停靠。
记者近日在北京走访发现,在朝阳医院、驼房营路等多地都有供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如厕的地方。有司机认为,这解决了出车过程中的一个现实难题。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表示,该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督促地方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把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不过,记者采访几家网约车平台关于政策落地的情况,有的暂时不作回应,有的则表示会持续加强司机权益保障工作。
美团打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意见》指导,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各项权益保障机制,与广大网约车司机一道携手营造更加公平、合理、共生共荣的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