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导意见》落地的7月份单月数据来看,正常运行中的平台数量为2136家,同比增长66.48%;成交量达到825.09亿元,同比增长293.67%.
盈灿咨询发布的7月份网贷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浙江、山东三地最多,占据绝对优势,7月份平台数量分别为400家、280家和276家,三个省的平台数量就占了全国平台总数的44.76%。
行业“洗牌”加速
通过比较行业近一年的数据能够发现,今年前7个月,网贷平台不论是机构数量、成交规模还是贷款余额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整体来看,全国网贷平台前7个月累计成交量达到了3285.11亿元,运营的平台数量达到2136家,贷款余额为2391.8亿元,各项数据较去年同期增幅均保持在50%以上。从《指导意见》落地的7月份单月数据来看,正常运行中的平台数量为2136家,同比增长66.48%;成交量达到825.09亿元,同比增长293.67%。
在成交规模与平台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问题平台也明显增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行业内累计出现问题的平台数量达到了895家。粗略计算,累计出现问题的平台数量约为全行业当前正常运营平台总数的41.9%.
从收益率来看,除今年5月份行业综合收益率小幅回升之外,近一年内,网贷行业年综合收益率持续下滑。去年7月份网贷行业的年收益率为17.84%,今年1月份与7月份,行业年收益率分别下滑至15.81%与13.58%,月环比下降幅度在0.2%至0.6%之间,今年7月份较去年同期整体下滑了4.26个百分点。以此下降速度预计,今年年末,行业综合收益率将在10%至12%之间。
北上广浙苏领跑地位不变
因金融服务发展程度以及网贷机构多寡的不同,网贷行业地区间发展不均,交易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经济较发达省市。
根据盈灿咨询发布的7月份网贷平台统计数据,广东、浙江、山东三地最多,占据绝对优势,7月份平台数量分别为400家、280家和276家,三个省的平台数量就占了全国平台总数的44.76%.
从各地区的网贷成交量数据来看,新规落地并未减少平台成交量,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的网贷成交量环比增幅均在15%以上,四个省市的平台成交量占了全国成交量总数的84.13%.
比较今年与去年的地区贷款余额,今年7月份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总贷款余额共计2118.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52.21亿元同比增长了368.42%.贷款余额占全国总贷款余额比的88.56%,较去年同期的86.48%下降了2.08个百分点。
相关分析认为,随着网贷行业的社会大众知晓度的提升,在股市变弱、监管政策落地的背景下,更多的投资人开始接受网贷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进一步带动网贷平台人气的提升。
信息披露需加强 信用体系待完善
与欧美国家P2P为纯信息中介平台不同,我国当前的网贷行业模式具有中国特色,本质其实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线上化,对个体户、农户、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是践行普惠金融的一类重要金融主体。
从上述数据中能够看出,告别了“追名逐利”的野蛮式扩张,网贷行业在《指导意见》与《规定》的指引下,在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走向了有序发展的新阶段,受“坚持平台中介功能”以及“去担保化”等监管条例影响,一大批背离普惠金融理念、触及监管红线的借贷平台,将会从市场中淘汰。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P2P为信息中介。政策的落地仅仅是网贷行业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与发达国家的P2P平台相比较,国内能够帮助平台对企业和个人进行风险评估的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主要是人民银行基于各家银行上传的信用数据搭建而成,主要服务于银行同业,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完全开放,因此,我国大部分网贷平台是按照自定标准对贷款进行评级,评级标准模糊、评级方法简单,存在错误评估的风险。而通过清晰、透明的信息披露有助于解决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有利于平台违约率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