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中关村人才协会主办的“2015·第十二届中关村人才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互联网+,你准备好了吗?”围绕当前“互联网+”机遇下的政策环境、企业人才战略、人才资源、方法和机制等问题展开探讨。
今年,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在政府工作中被多次提及,各地也相继出台“互联网+”相关行动计划,支持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发展。然而,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在带来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对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抱“互联网+”,人才准备好了吗?
中国的“硅谷”还差什么(网贷平台)
“中国的硅谷”——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首个人才特区。但是目前从人才结构方面看,中关村人才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我国很多互联网行业的新兴企业都是通过模仿和引进世界先进行业模式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更应注重获取国际先进信息,建立国际网络。这种国际网络的建立,主要依靠人才的流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是简单地构造线上物流、线上营销,更应该实现改变产业形态的深度融合。要依靠互联网融合拉动经济增长,就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与他国产业竞争。这其中,需要更多国际人才的支撑。
“互联网+”需要更开放的人才战略
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早已趋向国际化。在欧洲,“欧盟科技发展框架计划”(FP)集合了约50多个国家的近百万个高水平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参与。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我国的人才政策开放程度还要继续增加。对此,笔者建议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引进世界级理工院校教育资源,加强创业教育。世界著名的理工类大学,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等,是当前世界互联网弄潮儿的摇篮。我国可以直接与这些大学建立联系,允许有能力、有创意的大学生毕业后直接来华工作。或者,让这些大学在我国建立分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两国人才培养的互通互联。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目前,我国对创新创业日益重视,但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方面还比较薄弱。据了解,目前,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公布应届生创业情况的只有15所,创业率普遍不足1%,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创业率达到20%以上。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将已有的高质量的创业孵化器升级,建成创业大学,可以采取中外合作的模式,把全球的创业人才吸引到中国来。(网贷动态:www.wangdaidongtai.com)
二是开展创新创业国际合作,构建人才环流共享网络。创新国际合作的模式,如“哑铃式”模式:研发在海外,创业在中国。在这当中,鼓励大量的留学人员、华人华侨、外资人才参与,形成一个思想碰撞的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氛围。
目前,人才环流已经逐渐成为人才跨国流动的主要形式。科学技术性人才更是如此。据了解,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从业人员中有75%的外族裔人才,印度裔与华裔占绝大多数。在硅谷有过创业经历,或现在依然保有创业企业的华人华裔科技人才,如果在国内与国际间常来常往,可以直接带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流、信息流回国。中美之间出台十年往返签证后,我国人才往返硅谷之间已经十分方便。因此,建议针对性地挑选世界高层次科技园区,与之建立“科技人才签证”,规定持有签证的人才在世界几大科技园区实现多地免签待遇,让人才交叉流动。
“互联网+”倒逼人才教育改革
互联网金融行业更迭快,对人才的需求也可谓瞬息万变,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在设立人才教育专业中的力量要加强。互联网创业潮已经产生了诸如创客、筑梦师、股权架构师等新兴职业,人才专业领域进一步细分。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立略显陈旧,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仍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兼听八方”,例如吸引企业、智库参与制定专业目录,并给予高校更多的制定目录的自主权。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不仅需要技术开发型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融合思维的“战略师”。具有对产业发展规律有综合分析能力和前瞻思考能力的人才,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领导者。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而不是注重技术和知识积累的教育,将是我国教育应有的方向。
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我国尽快形成国际化的人才发展环境。我国来华留学生目前还不能在华实习、就业,外国精英青年人才也缺乏普适性的签证渠道来中国工作。在吸引来华留学生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大空间。
职业培训应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人才培养路径。“互联网+”通过吸引大量人才进入新兴产业,还将催生新的人才培养通道。据研究,美国的高比重研发产业(也称为“先进产业”)直接和间接创造了美国1/4的工作岗位,专业持续的职业培训和高人才回报率已经成为培养先进产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也可以参考这种培训方式,以满足高成长的“互联网+”对于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