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高铁上儿童吵闹影响他人引发冲突与网络争议的事件频发。作家苏小懒乘坐广州至珠海的动车时,孩子安静的坐着,却被乘务员两次提醒管好孩子;有乘客嫌孩子吵闹与其家长发生争执,用热水“泼小孩”;甚至有人提出单独安排孩童车厢、亲子车厢、禁止年龄过小的孩子坐高铁等建议。
虽然舆论层面大都对乘坐高铁的儿童不尽友好,但我认为这种“厌童现象”并非单纯的讨厌儿童本身,也不一定是一视同仁地排斥儿童群体,而是一种对公共场合毫无边界感行为的反对。在高铁行程中“逢童即嫌,遇孩先厌”的心理更多是大家被部分吵闹不休的“熊孩子”搞了心态之后的一种较低的心理预期与自我保护机制。尽管如此,我们仍要理性看待孩童的吵闹问题,少一些偏激,多一些包容。
“高铁厌童”现象的出现,对孩子的吵闹感到不满,反映了当下公民个人意识的觉醒。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公共场合的礼仪遵守与人际间的边缘界定变得清晰,人们愈发重视自己在公共场所的权益。幼年孩童自控能力较差,难以保持安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着公共服务的实施。但这不代表孩子就没有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权利,他们也是公共场所服务对象的一部分。对于吵闹孩童的提醒规范很有必要,因为每个人都平等的享受着公共服务,孩童喧哗不能损害别人休息的权益与公共秩序,他们的自由不能凌驾于他人之上。但禁止幼童乘车,设立单独车厢是否也损害了孩子与其家长的权益?是否是一种“多数人的暴力”?
高铁上有吵闹的孩子,就没有吵闹的大人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对于高铁上破坏安静的行为,把板子全部打到孩子身上是不公正的。成年人群体中高铁霸座,声音外放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追求公共场合的文明安静需要厌“熊”,而不是厌“童”。孩童群体暂时是没有话语权与发声途径的。也正因如此,网络上的“厌童”话语,更多的是通过“童”这一窗口宣泄人们对于公共场合不文明行为的不满情绪。“熊孩子”固然有,但不代表整个儿童群体就要受到无差别打击。“平等的讨厌每一个孩子”的思路不可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从前也是孩子。相较于韩国“No Pet. No Kids”的畸形排斥,我们更应理性、科学、包容。
随着竞争的加剧,巨大的社会压力导致消磨了大家的包容心,使我们厌恶一切干扰到自己工作、休息的东西。同时,这种压力也会让家长在“舟车劳顿”之中对孩子疏于管教、疲于管教。不论是有孩族,还是乘坐高铁的其他乘客,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最重要。我们不妨调整对孩童群体的一些看法,在成人的角度上做出一些让步。作为监护人,家长也要负起责任,孩子好奇心重,精力旺盛是天性,但也不能放任其影响其他乘客。
乘客不敏感,不偏激,换位思考,不“见童生厌”,就能减少潜在矛盾的发生。家长尽力约束孩子,尊重他人权益,即使“管不住”,没有很好的效果,他人看在眼里也会宽慰许多。在高铁的秩序维护中,乘务员劝阻,列车广播等刚性约束手段不可或缺。但让大家沉得住气,相互理解,换位思考的“柔性”方法也值得提倡,不仅减少了公共资源的浪费,也有利于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
当“厌童现象”逐渐衍生出一套多数人对孩童的看法片面甚至厌烦的话语体系时,容我为儿童辩解两句。孩子吵闹是天性,但这不代表整个孩童群体都会在公共场合任意胡为。我们可以站在一个大人的角度,对祖国的下一代给予更多的包容。难以管束的熊孩子扰乱公共秩序固然讨厌,然而那些在网络对别人指指点点的巨婴又何尝不讨厌。请把厌童改成厌熊,因为熊不分男女老幼。(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