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美联储激进加息加大经济衰退风险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5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至1.5%-1.75%水平。这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单次最大幅度的加息,显示出控制通货膨胀的紧迫性。分析指出,美联储“激进”之举或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同时将造成负面外溢效应,让全球金融市场承压。
实施1994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
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5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称,通胀率居高不下,反映出与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和更广泛的价格压力。该委员会
表示“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回顾历史,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或更多的次数非常罕见,自1970年代以来的五十二年仅有28次。至此,美联储已连续三次会议加息,2022年3月、5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对加息的预期,市场已经有所准备。在美联储议息决议公布前,包括摩根大通、野村、高盛、巴克莱、德意志银行等在内的投行都预计,美联储将宣布加息75个基点。
最新发布的点阵图也向外界传递出潜在的加息路径。美联储官员预计,基准利率到2022年年底前将升至3.4%,这意味着今年还会再加息175个基点。目前,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华尔街投行预计,继6月大幅加息75个基点后,美联储在7月将会再次加息75个基点。到9月时,加息力度可能会略微减弱,改为加息50个基点。
据路透社报道,目前联邦基金期货市场定价工具“美联储观察”显示,美国利率期货定价美联储在7月26日至27日的议息会议上有90.4%的概率加息75个基点,有9.6%的概率加息100个基点。
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虽然美联储大多数官员早前释放的信号是6月将加息50个基点,但是劳工部在几天之前发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让局面有了新变化。投资者对加息75个基点的决定并未感到意外。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此次声明中删除了“劳动力市场将保持强劲”的表述,这说明在降低通胀的过程中同时维持低失业率已非易事,实现经济“软着陆”的难度越来越大。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对于美国来说,经济滞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在高通胀压力下,美联储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抬升货币政策,无疑将以牺牲短期经济增长为代价,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增速将放缓,失业率可能再次走高。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秀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美联储大幅加息不仅难以有效控制通胀水平,还可能给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美国通胀水平不断攀升,主要源于俄乌冲突、滥施制裁和贸易保护政策驱动的能源、粮食和其他消费品的供给不足。通过货币紧缩来降低需求,不能抵消美国对外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将压制需求损害经济增长。
根据彭博经济社15日发布的预测,到2024年年初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经达到72%。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预计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概率高达30%,未来24个月经济衰退概率接近50%。
外溢效应不容忽视
美联储议息会议决议发布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中央银行纷纷跟进加息。巴林央行宣布,将关键政策利率一周存款利率上调75个基点;阿联酋央行也宣布加息75个基点;地位等同于央行的沙特货币管理局(SAMA)15日宣布加息50个基点;此外,科威特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巴西央行加息50个基点。
今年以来,全球性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全球多家央行纷纷加入加息大潮。统计显示,在过去三个月中,全球20多家央行共计60多次上调关键利率水平,创2000年初以来新高。投行杰弗瑞全球股票策略师肖恩·达比表示,为了重新锚定通胀预期,全球金融状况将需要进一步收紧。
王有鑫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将推动其他经济体跟随上调政策利率,全球利率中枢将快速上行,全球流动性面临拐点,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需求将得到抑制,这将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此外,王有鑫称,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也将加大,在上一轮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之初,主要新兴经济体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大幅萎缩,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本次美联储加息力度更大,部分经济脆弱性和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新兴经济体,将同时面临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高通胀、资本外流等风险冲击,国际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恶化,债务违约风险将提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估计, 低收入国家中已有六成处于或即将陷入债务困境。世行行长马尔帕斯此前曾指出,各国面临严重的融资压力,预计债务危机今年将“继续恶化”。IMF认为,主要央行在收紧货币政策时应清晰沟通,谨防给脆弱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溢出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