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2日,根据贵阳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暂行规定〉的决定》已经在2019年9月10日市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通过,即日起取消购车摇号。
这也意味着,贵阳市成为继广州市、深圳市、海南省发布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之后,又一个对汽车摇号进行松绑的城市。同时,贵阳市也成为目前全国实行限购政策9个省市中首个取消限购的城市。
可以说,贵阳促进汽车消费的举措,为目前还在其他限购城市苦苦摇号的市民打开了希望之门,但同时也为日后的城市交通治理方式打上了一个问号。另外,大家也很关注,贵阳解除了汽车限购,北京、上海还会远吗?
取消购车摇号措施
被认为是回应促销费新政
其实梳理公开报道可以发现,在本次正式取消购车摇号之前,贵阳市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过汽车限购政策。今年5月,贵阳市为进一步优化小客车号牌指标管理,满足单位和个人通行需求,决定从今年5月起,每月增加5000个小客车专段号牌指标,用于小客车专段号牌摇号,6月再增加1500个指标。
对于汽车刚需的家庭来说,不用摇号就能买车自然是好事,不过也有贵阳市民担忧,取消限购后城市道路会不会更堵?
贵阳市民:“这肯定是好事情,对买车的人来说,以后要想换车或者买车的话,就不用老是想着没摇到号就不敢买车,或者说要一直等。”
贵阳市民:“(措施肯定)利民了,不摇号方便了!”
贵阳市民:“取消了那人人都能(上路),那一下子交通就非常拥堵,很多车都能同时开上路了。”
贵阳市民:“限号还这么堵的话,不限号会更堵了。”
贵阳的这一取消购车摇号措施,被普遍认为是对前不久国办发布的“促进消费20条政策”的直接积极回应。
2018年,我国汽车行业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9年以来,下滑态势仍在延续。为了提振消费,2019年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
而早在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方案,提出促进消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24条措施”,其中也明确,首先就是要以稳汽车消费来托住商品消费的“大头”,更好地满足居民出行需要。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重点是要有序推进老旧汽车的报废更新,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同时,稳妥有序扩大皮卡车进城的限制范围。进一步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鼓励限购城市优化机动车辆限购管理措施。”
多地“松绑”汽车限购政策
北上是否跟进引关注
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6月2日,广州、深圳分别发布通告称,今明两年,广州和深圳将分别新增10万和8万个车牌指标,对限购政策进行“松绑”。
8月30日,海南省商务厅等部门联合发文,宣布通过增加当月普通小客车增量指标和将上年度同期废弃指标计入当月指标。
随着本次贵阳取消限购,人们自然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也会跟进放宽。
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608.4万辆,而在这个数字之外,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还有超过70万辆长期在京使用的外埠车辆。
为了治理城市的“交通病”和改善环境,近年来北京也一直在下功夫,限行、办理进京证的限制性规定陆续发布,同步进行的还有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很显然,如果放宽对汽车的限购,对于仍在治理中的北京交通和环境,无疑会是个不小的挑战。上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专家表示,各地将因地制宜来逐步推进
国家发改委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交通环境压力方面,政府应引导大家合理用车,不要(主要在)上下班的时候开车,而是在周末节假日的时候来使用。从交通治理政策上来讲,限行限购的放开一定程度上可以倒逼政府加大实施更长期的、根本性的交通治理措施,以及更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使区域加倍平衡,避免长距离通勤。此外,要大力改善地铁拥挤(情况),缩短换乘距离,提高地面公交的速度、准时性,改善出行环境,进而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专家普遍认为,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放开限购之前,应该会有解决停车问题、缓解拥堵等解决措施提前发布,为下一步取消汽车限购铺路。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取消限购是个大方向,各地限购城市都应该往这个大方向去努力。但是各地情况不太一样,所以各地松绑的进度、方式都会有错差别,而且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把控。”
对于“停车难”问题,程世东建议:
程世东:“提醒准备买车的人,一定要有一种意识,买车之前一定要想一想有没有停车位,自己有没有能力解决小区内的停车问题。小区的停车位和道路不一样,它是一个商业地产,政府没有政策去给你提供一个停车位。但是政府在这些方面要更多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来推动解决。”
央广记者:张明浩
新媒体编辑:周文超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央视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