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目录:乐信分类目录网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历史探索 » 文章详细

曹魏“五子良将”之木门道冤魂——张郃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次数:483次 发布时间:2018-02-23

对于张郃的死,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再猛的将军都有战死沙场的时候,何况张郃当时已70多岁。但是,这件事的背后如果多了一个司马懿,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司马懿本身就是一个善用阴谋诡计之人,在诸葛亮“四出祁山”的时候,他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使诸葛亮的一次次诱敌之计化为泡影。张郃也是一个善晓军机、机谋巧变之人,可是偏偏两个大师级的人物却在同一个时候犯了同样低级的错误,其结果就是:做为一军统帅的张郃,竟然在木门道被蜀汉埋伏的连弩兵射死了!而此时,蜀汉早已无心恋战、全线撤退了。

张郃的死,使曹魏西北的军事指挥权完全掌握在了司马懿的手里,加上曹家出了一个窝囊废——曹爽,使得司马家最终篡夺了曹家的天下,如果曹操早知道是这样,会作何部署?


张郃的一生,为曹魏可说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袁绍手下的时候,张郃就已经威名显赫,被后人称作“河北四庭柱”之一。他率领的大戟士和强弩兵,在界桥一战,力扛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保着袁绍惊险脱困。在颜良、文丑死后,他被袁绍寄予厚望,可是由于袁绍集团复杂的派系斗争,加上袁绍的刚愎自用,加速了张郃等武人危机感,于是在官渡之战、两军阵前临时哗变,投降曹操。张郃的倒戈加上乌巢的粮草被烧,使袁军瞬间土崩瓦解,这是曹操取胜官渡的关键。

其实,就算是乌巢粮草被烧,袁绍还有机会重振再来,但是张郃的倒戈使袁绍彻底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有一个很纳闷的问题:士兵整体哗变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何况还是2万人!就算张郃和高览想叛变,但他们怎么说服手下那么多河北士兵?由此可见:袁绍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团结,他并没有统一河北人心,袁绍并不是河北人心中的天命!

张郃弃暗投明后,其人生才迎来真正转折。张郃的路子和张辽有点类似,都是以战功著称,而且是帅才,又都姓张,“二张”,所以记住他们两个很容易。“五子良将”中,还有“二进(谐音)”:于禁和乐进,再加上徐晃,就是五子良将了。

张郃的功劳除了官渡之战外,还有什么呢?

很多,就跟乐进一样,多如牛毛,但都是以副将身份参战的,这一点上,赶于禁和张辽就要差一些了。不过张郃跟的领导都很牛,夏侯渊、曹真(曹魏“八虎骑”)、司马懿(“冢虎”)。虽然领导换了很多届,但张郃却没怎么变,他始终是曹魏西线战场上的一颗定海神针。

张郃的经典之作就是“街亭之战”,如果不是他切断水源,拿下了马谡镇守的蜀汉补给线——街亭,诸葛亮就不会撤军,曹魏的雍凉地区就不再是曹魏的了。

和张郃交过手的蜀汉人无不把他当做一个大敌,想除之而后快,但又拿他无可奈何,还好司马懿帮了他们这个忙,将张郃往火坑里推了一把。

曹魏的“五子良将”,张郃是最后死的一个,至此全部殒没。

都说“虎父无犬子”,五子良将的后代都怎么样呢?

(明天继续)

作者本人申明:该文章独家发布于百家号平台,抄袭必究。

相关文章

最新收录

访问链接已失效 广而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