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d by losalamos偶然在网上看到的文字。想起曾经和朋友一起在李阳手下工作,一起讨论李阳,讨论疯狂英语的兴衰。在这看到这样一篇总结比较全面的文章,遂转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不管你现在从事着什么职业,看一看,都会有用。疯狂英语,一项伟大的开创性事业,被一群无知者给没落了。不论李阳有着怎样的新闻和社会舆论,仍向他的开创与疯狂致敬。
数量可以帮你挣一些钱,但是质量才是长期发展的唯一保障
我和李阳第一次见面属于巧合。我认识的一个广东的老板,正好和李阳关系不错。有一次喝过酒之后,他说高兴了,就吹起他和李阳的关系。为了显摆显摆,他说过两天把李阳请出来一块吃饭。我以为他在胡闹,没想到过了几天之后,他竟然真的做到了。不过不是一起吃饭,而是采用的广东人最常用的招待客人的方式——洗脚。
那一次就我们三个人,李阳坐中间,我和那个老板做两边。
李阳身材非常高大,这一点超过我的想象,应该介于一米八到一米九之间,人也很壮实。近距离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和疯狂英语封面的那个形象相去甚远。在普通人印象当中,李阳是一个很阳光很有帅气还很有活力的年轻成功人士的形象,03年还被网友评为“最具梦想家气质的***”。但是我看到的李阳,皮肤很黑,而且很粗糙,脸上坑坑洼洼的,气色很不好,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至少大了十岁。他长得很胖,而且还挺着一个大肚子。
这应该和他疯狂的工作、学习、演讲以及不注意保养有关。和胡敏等一般人相比,李阳属于江湖人士。到了各个地方讲座,都会被各地的老板请出来喝酒洗脚,他自己也大大咧咧的,不讲究这些,几乎天天都是大吃大喝,想不长胖也难。新东方是团队模式,很多很优秀的老师共同支撑起来的;而疯狂英语只能靠李阳一个人讲,每年几乎都要讲一千场,每场三个小时,最密集的时候一天讲四场。李阳的那种激情演讲是一种重体力劳动,没讲一场下来都会大汗淋漓,跟跑一千米差不多。李阳这个人的拼命精神是绝对值得佩服的,但长年累月这样拼下来,他的健康确实已经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害。
那天洗脚主要是李阳和那个老板在那里聊天,我主要是负责旁听。但李阳对我的个人经历很感兴趣,也问了几句。那个时候是05年,疯狂英语已经在走下坡路了,面临很多问题,李阳是一个演讲天才,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管理人才,公司大了之后内部一团糟。
他自己也有点焦头烂额,聘请了很多职业经理人来给他管理公司,有一次还从新加坡花上百万的年薪请来一个据说很牛的总经理,结果也是毫无成效。他当时可以说是病急乱投医,也可以说是求贤若渴,不管怎么说,后来他还表示可以让我加入疯狂英语,帮着他做一点事情。我当时一边读硕士一边开公司,不可能再加入别的公司。但这样的机会在我看来还是千载难逢,所以答应试试看,后来就跟着他跑过几个地方,负责给他做一些后台的组织工作。这样一来二去,时不时的还有机会和他单独交流,所以对疯狂英语以及李阳个人的发展经历,就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关于李阳在兰州大学发明疯狂英语学习法的故事,这个已经路人皆知了,不必敷述。但后来的路还是很坎坷。他毕业以后好像是到了西安工作一段时间,那个时间他就开始尝试到处做演讲宣传他的英语学习法。那个时候“疯狂英语”的名字还没有发明出来,他就自己到处联系学校去讲,收点讲课费。据他说当时就已经可以一年讲三百来场了,但是讲了这么多,始终没有太大的名气,一场课几百块钱。
后来他南下广州,某了一份高级口译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可谓收入颇丰,但他仍然恋恋不忘自己的演讲。工作之余,他就自己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会计出纳宣传策划全是他一个人。他就自己写好宣传文案,然后找一家复印社给印刷个几百份。到了周末,就自己背个小包包上街,像贴性病广告一样,偷偷摸摸的躲着城管,在电线杆工厂门口等等地方张贴他英语培训广告。
那段时间李阳其实不缺钱,工资很高,但却是他人生中比较郁闷的一段日子。因为这个人自视很高,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但通过他那种贴小广告的方式,实在是搞不出什么大的动静出来。他自己也感到黔驴技穷,没有什么招。但这个人始终很拼命,他在他租的房子里面密密麻麻的贴满了各种英语句子,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一有空就不停的看,看书累了就站起来到墙边对着满屋子的英语句子大吼大叫。据他自己回忆,有一次居然坐在马桶上看书看着看着睡着了,直接躺在厕所里面睡到天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概是在99年前后,李阳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机。他遇到了一个他生命中迟早要遇到的人。李阳是个演讲天才、语言天才,但不是组织人才和策划高手。上天创造了李阳的另一半:一个说话有点口吃、基本不会说普通话的木讷的男人,为人冷静沉默,却是幕后操纵的天才。
当这两个在各方面都完全互补的天才相遇之后,一段商业传奇就此开始了。
2:唯英雄能识英雄
我认识李阳的时候,那个人已经离开疯狂英语了。大家回忆起他的时候都叫他欧总。他在遇到李阳以前,也混得不尽如人意,好像是在湖南某个高中当体育老师。由于脾气暴躁、说话也说不清楚,在学校也不怎么招人待见。有一次到广州出差,机缘巧合,竟然跑去听了李阳的一场演讲。听了之后,他马上意识上这个家伙是个天才,具有无可限量的商业价值。于是下来以后他就找到李阳,说要邀请李阳到他们学校做一场演讲。李阳那个时候只要有人请就去,连讲课费都没有谈就立马同意了。
这个欧总回到湖南以后,说服了校长请李阳过来讲英语。然后动用自己多年积累所能用得到的所有资源,包括给当地教育领导走走后门等等方法,反正是用尽浑身解数,邀请了当地很多中学的校长或者教导主任等也在同一天到他们学校听李阳演讲。
在此后和李阳的交流过程中,他发现李阳的英语学习方法竟然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那个时候李阳给自己起的名字叫:李阳·克立兹英语。一方面是觉得既然教英语,起个英文名字显得比较酷,有号召力;另一方面是表明自己到广州闯荡的雄心:克服困难,立足兹地。这是一个非常幼稚的名字,那个欧总立即展示了其策划天才的本色,一看:克立兹,英文不就和crazy发音比较像么。而且也正好和李阳的风格比较接近,那么就叫疯狂英语吧。当时其实已经有公司注册过这个名字了,但他们都是不按规矩出牌的开路者,也就压根没管这些。
疯狂英语的牌子,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欧总下的第二部棋,就是在有了品牌以后,快速的策划了一整套疯狂英语学习材料。而且定价很高。以前李阳是比较老实的,出过几本书,总价也就几十块钱,卖出五百套才能赚个万把块钱。现在出的材料都很贵,就靠演讲现场的那个疯狂劲头开卖,而且只能在现场买,书店里面没有,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当时离到湖南演讲可能只有两个星期。这倒难不倒李阳,这个人天生就是创造奇迹的,无非就是几天不睡觉罢了。
然后,李阳就到了湖南演讲。
3.到手的第一桶金飞了
李阳的湖南之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欧总这个人,虽然脾气暴躁,看起来很难与人相处,但是却具有洞察我们这个国家教育行政机制的睿智。他明白一个道理:在中国这个集权制国家里面,从上往下走是很容易的,从下往上爬是很痛苦的。李阳的演讲本来极具煽动性,但是如果靠在低端一场一场的积累是很难打出名的。所以他把当地教育局长和各个校长请来集中的一听,这些人跟着几千学生一起被煽动得热血沸腾。教育局长一点头:“好!”——要的就是这个字。然后根本就不用推广了,当地几乎所有学校都向李阳发出邀请。这样一个月之内就在湖南讲了几十场,由于得到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鼎力支持,卖产品也就很容易。加上现场宣布书店里面买不到,大家几乎就是抢购。一个月下来,李阳赚了六十万。这是李阳这辈子靠演讲挣到的最大的一笔钱。
我之所以说是李阳赚了六十万,而不是“他们”赚了六十万。因为这个时候欧总还是学校的体育老师,算是给学校办事从外面请李阳来讲课,他和李阳不是合伙人,没资格分钱。李阳倒是挺慷慨,要分二十万给他。但这个人身上既有霸气,也有正气,按照他的地位,他觉得自己不能要着二十万。所以他决定给李阳退回去。
实际当时这六十万全在他手里,李阳已经回广州了。 他就和李阳商量好,给他拿过去。他从来没有经手过这么多钱,就和学校的教导主任一起——居然还是坐火车,他们那里没有直接到广州的飞机,把六十万现金装在一个破麻袋里面,轮流睡觉照看。一路都非常小心,到了广州,那个时代的广州社会治安是非常混乱的。他们两个在路边吃了碗面条,吃的时候都是把麻袋夹在两个腿中间。等他们把面条吃完一看——麻袋不见了!
4.第一次飞跃
六十万在现在也不是小数,何况在十年前。这两人被吓得不轻,赶紧报案,但在当时的广州,这种案件层出不穷,丢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只要不缺胳膊少腿就基本没人管。
那个教导主任被吓破了胆,根本就不敢去见李阳——万一被李阳一口咬定说他们两个私吞了这笔钱,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这个欧总还是鼓足勇气,觉得无论如何总要给人家说清楚,所以就一个人跑去见李阳,告诉了他这个不幸的消息。
李阳得知之后,确实挺心疼,他这辈子还没有挣到过这么多钱呢,说没了就没了。但要是说怀疑欧总他们私吞了,他当时心里还真没有这种想法。正是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决定了李阳和疯狂英语的命运——李阳沉默了一小会儿,就表示没关系,丢了就丢了,以后再赚回来就是,至于他们两个来回的路费,本来说是从六十万里面扣的,现在他仍然给他们。
李阳知道,面前这个姓欧(区or欧阳?)的人,价值远远不止六十万。他乐呵呵的请欧总吃了一顿饭,并邀请他到家里聊了一下午。面对李阳家里堆积如山的书籍和满墙的英文纸条,这个欧总确实被震撼了,在经过一下午的长谈之后,他终于决定辞去教职,到广州跟着李阳干。
这两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如此明显,所以他们在一开始就分工明确:欧总主要负责策划、组织、外联,李阳则专心做好演讲和教材。
从繁琐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宣传推广中抽身而出以后,李阳的演讲天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而那个欧总也将自己“从上往下走”的理念加以发扬光大。彻底摒弃以前那种一个学校一个学校推广的模式。改为一次性攻克一个地级市(一个省对他们而言还太大了),先通过成本较高的公关,拿下当地教育部分的主要领导,在全市校长开会或者其他时间,组织一场由市县教育部门领导、校长、教导主任还有一些学生一起,来听一场李阳的演讲。然后现场填写调查问卷和请领导发言。在被李阳煽动得晕乎乎的之后,领导一般都是当场拍板要大力推广。这样一下吃掉一个地级市的几十所学校,高成本高效率,疯狂英语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5. 误入德隆
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李阳会赚很多钱,疯狂英语会成为一个比较有名的英语培训公司。但是,李阳是一个雄心很大的人,他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前景,这和他希望全国人民都跟着自己学习英语、把疯狂英语打造成世界级的英语学习品牌的梦想相比,相去甚远。
正在这个时候,一家资本巨鳄看中了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提出了收购。这家公司就是当时号称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的德隆集团,当时已经控制了四家上市公司,号称资本上百亿。德隆开出的价格很有诱惑力,而李阳也正好希望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发展自己,所以双方一拍即合。这样,疯狂英语被纳入德隆旗下,李阳和欧总也进入了德隆集团。
进入德隆以后,李阳才发现自己看走了眼。
德隆是资本市场上的巨兽,靠在股市上翻云覆雨迅速膨胀,对做好实业本身兴趣不大。当时德隆扩张得很快,很多项目都没有经过详细的论证就上马了,收购疯狂英语不过是唐家兄弟头脑发热的一个小动作,收购完了之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兴趣和热情去想该怎么办。在德隆复杂的资本结构中,李阳实在是很不起眼的小人物。所以这一段时间,李阳基本处于一个被“雪藏”的状态,有劲没处使。
但是德隆又很有钱,他也不会缺钱花,唐家兄弟又善于在股市上吹牛,总是经常向他描绘一些宏图远景,搞得他犹犹豫豫的不知如何决断。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李阳就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被慢慢的消磨殆尽,被市场彻底遗忘。
但是欧总坐不住了。他多次建议李阳退出德隆,但这意味着必须缴纳很多违约金,李阳十分犹豫。欧总见无法说服李阳,就自己先走一步,独自跑回湖南老家去休息。欧总不是法人代表,说走就走了,不算违约,唐家兄弟也不管。这是两人第一次分裂。
身边没有欧总协助的李阳更加为难,坚持了两个月,实在不行了。前思后想,他终于明白在德隆不会有任何前途,下定决心退出。在交了八百多万元的违约金之后,他跑到湖南去找欧总。这一次,跟上回平白丢掉六十万一样,又一次要从零开始了。
他们两个人又像三年前一样,一无所有的坐在一起规划未来。
6.再战阳朔
在德隆里面休息了这么久,对李阳和欧总来说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好的方面就是他们的眼界确实比以前高了很多,德隆在炒作概念方面的大手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德隆的休息时间,正好有空慢慢的反思以前的得失,而不是天天忙于日常事务,把最根本的战略方针给遗忘了。
所以这一次,他们商量出了一个种新的发展方案,那就是搞高价培训。仅仅靠李阳到处去讲课,然后现场卖点书和磁带,能赚一些钱,但是赚不到大钱。举办一场演讲的成本很高的,联络、场地、交通等等。所以必须要用高利润的培训来赚钱。普通的培训业意义不大,由于李阳属于稀缺人才,全中国只有一个,他的培训就定了个天价——为期一周的培训班,八千块钱一个人。
这个价格实在很离谱,李阳自己都吓了一大跳,但是欧总对此非常有信心。他们最终把开班的地点选在了桂林阳朔,因为这个地方外国人来旅游的很多,英语学习气氛比较重——这是李阳的解释,我也没有问清楚,总觉得“外国人多”这个理由似乎不是很充分,所以现在也不能完全理解选择这么一个偏僻的地点的真实原因。
总而言之,这次策划非常成功。他们两个人是抱着放手一搏的心态来做这次培训的,在前期宣传中真是把吃奶的力气都用完了。最后的结果,一战成功,具体挣了多少钱我不清楚,反正是一下子就把元气补足了。
这次成功,也使得疯狂英语彻底和新东方模式分道扬镳。纯粹依靠个人魅力,依靠煽动性的演讲,实现冲动型消费成为疯狂英语最大的特征。这让它发展得很快,一次成功的培训就可以赚个盆满钵满,而起非常具有传奇色彩。我记得我参加过新东方的六级培训,一个班一个人才三百来块钱,跟疯狂英语比起来差太远了。但是后来的发展证明,疯狂英语的失败也正来源于此。
7:走向全国
重新挣到第一桶金之后,这时的欧总也已经完全明白李阳的雄心,他的眼光也不再限于一口气吃掉一个地级市了。也许早在德隆的时候,欧总就已经制定好了计划:要一口气吃掉全中国!
以前在搞定地级市的时候,从上往下走,就是先搞定市一级的领导,然后进学校。现在要吃掉全中国,就只能到一个地方去——北京。
从地级市上升到国家层面,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所以疯狂英语还必须做更大的改变。长期以来,欧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样让疯狂英语融入主流?
作为一个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有深刻认识的人物,欧总知道,靠李阳这种煽动性的演讲方式要赚钱容易,但是要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必须得到官方的认可,得到主流媒体的支持。李阳的演讲的本质,是和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背道而驰的。怎样处理这个矛盾?既要保持疯狂英语的特色,又要让官方认可它?
想来想去,他们想出了一个天才的答案:爱国。这是比教育模式还要高调的主流意识形态。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学好英语就是爱国。现在学好英语,是为了和国际接轨,使祖国更加强大,将来让更多的外国人来学习汉语。所以我李阳教疯狂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广汉语。
爱国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实际上什么事情都可以往里边套。比如九十年代有一个农村妇女,到处投毒杀人,抓起来之后被问为什么。她就说她爱国,因为中国人太多了,对国家发展不利,她感觉自己能力有限,做不出什么大事业,所以就多杀点人来给国家做贡献。
不过她这个理由没人信,最后还是给毙了。但在上个世纪初,有一个意大利小偷跑进卢浮宫把《蒙娜丽莎》给偷走了,后来被抓住以后,他在律师的指点下宣布自己这样做是出于爱国的热情,因为无法忍受意大利人的杰作被放在法国展览。法官居然采信了他的解释,最终对于如此严重的盗窃行为只判了几个月的监禁,而且没有服完刑就给放出来了。
所以说,疯狂英语既不偷也不抢,也不提倡杀人放火,要说自己爱国,那是谁也驳不倒的。
有了爱国的思想,还要有爱国的举动。既然要推广汉语,就要热爱汉语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化传统,找一个象征中国传统的地方去搞演讲,要在北京,还要有足够大的地盘来让很多人来听。琢磨过来琢磨过去,天安门广场最合适,但这个估计没啥希望。长城也很有代表性,但空间不够。最后就想到了故宫,代表性不错,里面空间也不小。于是欧总就去和故宫管理部门联系,具体谈的过程我不知道,反震是居然谈下来了——无非就是多给点钱嘛。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筹备和宣传,举办了举世闻名的“李阳—疯狂英语故宫万人大演讲”。那张以后用的最广泛,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李阳面朝太和殿,张嘴大吼,后面上万人和他一起疯狂喊叫的照片,就这样出炉了。
各大主流媒体当然不会拒绝播放这样一条既有爱国思想,又能体现传统中国走向现代化,还能吸引眼球的新闻。一夜之间,李阳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演讲家和英语教学家。
就这样,欧总一口气吃掉全中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1998年4月30日上午,在故宫太庙大殿前,“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面对近千名听众,热情澎湃地将听、说、读、写、译合五为一的“疯狂英语快速突破法”传授给了所有的听众。
这一天,29岁的新疆青年李阳在太庙用他的“疯狂英语”彻底“疯狂”了一把
圆框眼镜、暗红色的T-SHIRT、卡其色的休闲裤。这就是李阳的全部装束。李阳一头短发,音乐停止他手拿麦克风跳上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开始了在故宫的万人演讲。这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故宫太庙前的英语演讲。
上万人聚集在故宫,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李阳拉来了据说是好莱坞演员的前外教为他助威,等这位外教一出场全场掌声雷动。李阳手拿麦克风,用尽全身力气喊出的“Don’t be shy. Speak English loudly and crazily”成为当时的口号。台下几千人也在声嘶力竭地随之疯狂呐喊。
一般来说,人们都对“疯狂”二字感到害怕,然而在《辞源》里,“疯狂”还包含着鲜为人知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对事业的十分投入,忘我追求。
关于“疯狂”,李阳有一段精彩的解释:“疯狂代表着人类超越自我的精神,代表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代表着对事业永久忘我的全情投入,代表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激情。人一旦有了这种疯狂,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成功。”
所以有了李阳式的疯狂英语。
许多人质疑,这种连喊带叫的方法真能学好英语吗?李阳则坚持,那是惟一能学好英语的办法。
李阳的演讲,着实是疯狂,快赶上摇滚音乐会了。李阳就像乐队的主唱,带动着全场的情绪。“把胳膊举高一点,手张大一点。”李阳绝对有这个魔力使台下的人不分长幼,在他的带领下,开心地喊着一句句他精心挑选的英语句子。
有人说,很多人来听我的演讲不是为了学英语,而是来发泄的。我想不通,发泄有什么不好。‘疯狂’就是一种全心投入的感觉。我们就是要在一种‘游戏’的状态下学习。学英语不但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嘛!谁说学英语就必须正襟危坐?可以睡醒一个懒觉后学,可以失恋心情不好时学。
不管前来听演讲的人是不是真的得到了学习英语的真谛,反正在场的人们都很high。1997年农历正月初一,4000多名英语爱好者穿着节日的盛装,齐集在风雨交加的“世界之窗”纵情高呼英语,宛如一片沸腾的海洋。他们中有很多人来自珠江三角洲10多个城市,另外还有近百人从武汉、西安、北京、海南等地特意赶到深圳过年,和李阳一起疯狂地大喊英语。当地报纸评价说:除了买股票,深圳还没有出现过如此火爆的场面。
8.里程碑和分水岭
故宫演讲之后的故事就一路顺风顺水了。欧总借势又设计了一个在长城上教解放军学习英语的策划,把疯狂英语和爱国结合得更加紧密了。
此外,还让李阳在新加坡、日本、台湾、韩国等地举办了疯狂英语的演讲。这些演讲在照片上和新闻报道上看起来相当壮观,彷佛疯狂英语真的成了全世界人民学习英语的品牌。
但实际上这些东西全都是纯粹的炒作,通过大手笔的投入聚集人气,让相关媒体报道一下然后就走人。疯狂英语在这些国家或地区,根本没有做进一步的深入开拓。主要目的还是“出口转内销”,拿着这些东西仍旧回来忽悠国人:外国人都信了,你还能不信吗?
这样几招虽然简单,但是实用。爱国、为国争光,再加上李阳本人演讲的煽动性和对他本人传
奇经历的包装。这个时候听疯狂英语演讲,已经不仅仅是学习英语了,已经跟听一场歌星演唱会差不多了,大家都盼望着听这样一场演讲,跟着李阳疯狂一把。 顶峰在03年前后到来,具体时间我记不清楚了。标志就是李阳本人被聘为2008年奥运北京城市形象大使。这个称号可非同小可,它标志着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终于完全彻底的被主流意识形态认可,或者说官方权威认证。因为在2008年以前,办好奥运就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从此以后,李阳外出讲课,不仅是纯粹的商业活动,还有了宣传奥运这块金字招牌;不再是反抗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而是最正宗的促进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活动。
这应该说是疯狂英语大发展的一个契机,让李阳真正实现他的让3亿人民跟着他学习英语的梦想的最好机遇。
然而,谁也想不到,这并未成为疯狂英语发展壮大的里程碑,反而成为它走向衰落的开始。
其间的原因,就是李阳和欧总的第二次分裂。
9.分裂与衰落
关于第二次分裂,李阳本人似乎不太愿意提起。显然,这不是一段令人愉快的经历。也许除了他们两个人,谁也无法了解其间的真实情况。
总的来说,根据一些只言片语,我可以对这个事情做出一个比较可靠的判断。这两个人都是内心非常高傲的人物,也是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人物。在疯狂英语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大家心里都忍不住在想:这样一项事业,到底谁的作用更大?显然,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功劳更大一些。而且这两个人虽然优点缺点互补,时间长了之后,又都有点互相不服气。
那个欧总经过几年的磨练,普通话基本能说清楚了,不甘心总在幕后策划。他自己在策划人这个圈子里面名气已经很响亮了,所以经常应邀参加一些培训会议,宣传自己的策划理念。也总是能赢得一片掌声,赚一笔不菲的演讲费。所以他似乎开始觉得李阳的演讲没什么了不起,就是一点表面功夫,自己努力一下也可以的。
李阳做了几千场演讲,似乎也不满足于此,开始关心起一些公司内部管理的事情来。他也觉得自己可能在管理方面很有天赋。
在这种情况下,原先亲密无间的分工结束了,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欧总在疯狂英语发展得最好的时候,从公司带了一大批骨干出走,另外搞了一个周宏赏识教育的新的培训品牌。
欧总走了之后,自以为颇有点管理天才的李阳才发现自己根本管不好这样一家大公司,手下一些以前看起来很聪明的家伙全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草包。他自己还不服气,花了几十万到长江商学院去学习了几个月的高级MBA课程,学完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啥都不会。他经常这样调侃自己:“我觉得上当受骗了,就决定回去当老师,给高级MBA班的讲如何做好演讲,终于把那几十万给骗回来了。”
疯狂英语内部管理一团糟,尤其是销售体系非常混乱。李阳自己演讲很累,一直就想培养几个接班人,自己在幕后做管理或者培训讲师就可以了。但他这样的演讲天才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有一两个讲的好的,李阳特别重视的,我也见过,确实讲的不错,但也就是不错而已,只能算是好的演讲者,跟李阳的差别不可以道里记。
至于下面的一些加盟机构临时培训的老师,我看基本可以归入精神病这个群体。这群家伙根本没有理解李阳演讲的精神实质,为了疯狂而疯狂,以为李阳在台上可以像操纵机器人一样让所有人跟着他一块大吼大叫还做手势,这个很简单,一上台就开始鬼哭狼嚎,拼命鼓动大家跟他“一起来!”不知道下面的人已经笑成了一片。
现在,李阳还是找不到接班人,还是只有他一个人能讲疯狂英语。他仍然在每天四处奔波不停的演讲,他的演讲依然如此充满号召力和煽动性,仍然能够卖出很多书的光盘,能够赚到很多钱。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现在离将疯狂英语打造成世界级的英语学习品牌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远了。疯狂英语,这个曾经让无数人激动不已的英语学习品牌和学习模式,就这样慢慢的从主流媒体消失了。李阳自己,也在疯狂的演讲和吃喝中,变得越来越老、越来越胖。至于那个欧总,他策划的赏识教育似乎也火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就被人们遗忘,现在已经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了。这两个天才,和他们创造的震撼人心的商业奇迹,终于化为了一颗流星,以一种灿烂的姿态划过夜空,转瞬而逝……
10:结束语
如果仅仅是讲故事,到这里也就该完了。不过什么事情我们看到了,听到了,都应该思考下,以史明签。现一家之言,得出以下感慨。那就拿李阳与行业内的其它成功的公司做个简单对比吧,比如上市公司新东方
1. 拼命不如踏实重要。
李阳很拼命,但是不踏实。他可以一天讲四场十二个小时,都保持激情四溢的状态;为了及时出版培训材料,他可以连续一周每天只睡两个小时,白天讲课,晚上攒资料。但是,疯狂英语的大部分材料都是攒出来的,拼命的追求数量,缺乏认真踏实的功底,什么这个卡片那个卡片,都缺乏系统踏实的研究和反复的推敲修改。
反之,新东方则是踏实而不拼命。俞敏洪的《GRE黑宝书》绝对是背单词的经典。即使后来他发了大财以后,只要是署名“俞敏洪 编著”的书,都是很扎实狠下功夫的,不是找一些老师甚至学生来给他攒的。
比较搞笑的一个事情是我第一见李阳的时候,李阳慷慨的告诉我,他的自传已经出版但是还没有上市,决定提前签名送我一本。这个还弄的我很激动,结果后来拿到书一看,《我疯狂,我成功》,又是一本纯粹粗制滥造的疯狂英语读本:全书分为十几章,每章都是一句“疯狂成功秘诀”,中文夹杂着英文,里面还有很多从各种报刊杂志上摘抄下来的对李阳经历的报道,攒在一起,这就叫“自传”了。
我实在没有心情读完其中的任何五页。我确信这个“自传”里面没有一句话是李阳自己写的,全是下面的人攒的。连自己的自传都搞得这么功利这么粗制滥造,其它教材之类的东西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2.个人不如团队重要
李阳绝对是个演讲方面的天才,这一点估计不会有人有疑问。一个天才,如果肯拼命,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他会去的成功。李阳就是一个明证。
但是,如果从做好一件事业这样的高度,而不是挣了多少钱出了多大名的角度,来评价李阳。尤其是把疯狂英语和新东方比较起来看,也可以比较肯定的说,李阳其实是比较失败的。
新东方是一个团队。俞敏洪本人其实也是一个演讲天才,听过他演讲的人都不会有疑问。但他非常懂得收敛自己,注重发挥团队的威力而不是个人的天才。在新东方初具规模的时候,俞敏洪请十多位主要的老师去顺峰酒楼吃海鲜,每人点了一只王八。俞敏洪就对服务员说:“你端上来的王八,一定要保证所有老师的都比我的那只要大。因为他们都是我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辛苦的讲课,我连王八尾巴都吃不起。”
有了这样一个坚强的团队,同样是主要的行政负责人出走。胡敏走了之后,新东方依然能够继续发展壮大,还到美国上市了;欧总走了之后,疯狂英语就迅速衰落
俞敏洪现在基本不讲课的,资产超过十亿美元(现在经济危机可能有所下降,但肯定比疯狂英语顶峰的时候还要多出很多倍),压力还是有,但总的来说他保养的好得很。去年还被北大请去给入学新生做演讲。李阳现在只能自己年复一年日复一年的四处奔波讲课,继续拼命,只要他一歇气,疯狂英语这摊生意保证立马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