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司马懿平辽东记载在《资治通鉴魏纪六》。在这一史料的结尾,叙述得很平淡,没有丝毫吸引力,往往被人所忽略,一扫而过。但细读起来还是很有内涵,特耐人寻味。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景初二年238年八月)任午,襄平溃,渊与子修将数百骑突围东南走,大兵急击之,斩渊父子于梁水之上。懿既入城,诛其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馀人,筑为京观。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皆平。渊之将反也,将军纶直、贾范等苦谏,渊皆杀之,懿乃封直等之墓,显其遗嗣,释渊叔父恭之囚。中国人欲还旧乡者,恣听之。遂班师。
从这段记载,不难就能看到司马懿在平定了辽东后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诛杀公孙渊附逆大臣们的家族及襄平城军民总共七千多人,做了个京观(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曹操当年屠杀徐州城事件,《三国志》载,“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另一件是让迁居辽东的“中国人”自主回家。
京观,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按照《左传》记载,就是残杀战俘,把尸首堆在道路两旁,覆土以成山,来显示军威、威慑敌方。这种特血腥的做法,对司马懿而言,无非是显示一下魏国军威,震慑一下辽东军民。中国人在古代一般指中原人。辽东的中国人就是指居住或避居在辽东的中原人。辽东,地处北方,气候寒冷,人烟稀少,周边有少数民族聚居,东有高句骊,西有乌桓,南有韩和濊,东北有夫余,西北有鲜卑。
在三国时期,之所以辽东有中原人(汉族)居住或避居,是因为三个因素。
即其一,历史原因。
公元184年,中原爆发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即黄巾起义。平息黄巾叛乱后,东汉王朝各地开始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因此黄巾之乱后,华夏大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乱,军阀混战,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由于黄巾势力基本未侵蚀到辽东,辽东很幸运地没有被卷入黄巾起义的漩涡中,保持住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其二,地理环境。
三国时的辽东划分为四郡,即辽东郡、带方郡、乐浪郡、玄菟郡。经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祖孙三代人的治理,辽东可谓幅员辽阔,疆域大约是今辽宁省辽阳市以南及辽河以东之地,广义上包括今辽宁全部,吉林一部分,河北东北部等地。由于山水阻隔和气候的差异,辽东在地缘政治上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区域,长期没有战乱,由于开化较晚,民风淳朴,容易教化。另外,辽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上基本能自给自足,社会较为安定。因此辽东一时形成为中原隐士的一片乐土,一度变成为汉文化精英们向往的地方,中原人为躲避战乱往辽东去避居。
其三,人为作用。
东汉末年,统治辽东的公孙度意识到从中原来避难的人不仅能带来劳动力,还带来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为此,公孙度开创一系列招纳贤才的举措,专门腾出驿馆,美其名曰为招贤馆,来供中原士人居住,以此吸引大量名士慕名而来。公孙祖孙三代虽表面臣服曹魏,却是辽东最高行政长官,实际割据辽东,是地方军阀,面对中原大乱,进而有趁火打劫,大捞一把的企图,退而有划地自保的必要,因此急需能人辅佐。为此,统治辽东的公孙家族与从中原来避居的能人,各取所需,互相利用。
司马懿平定辽东后所作所为,从长期影响来看,其见识却堪称短浅,造成辽东千年无汉人,也为数十年后北方动乱埋下的隐患。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