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目录:乐信分类目录网 » 资讯 » 生活百科 » 文章详细

新方法!抽血验肝癌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次数:265次 发布时间:2017-10-13

 广东专家破获肝癌“身份指纹”,将传统检测漏诊率降低一半以上,有望今年底临床推广

  抽一管血,通过一个“特别”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即可获知患者有没有患肝癌(肝癌复发)。

  格林威治时间10月9日,国际学术顶尖杂志《Nature Materials》上一篇关于肝癌早诊早治的文章发表,引起国内外科学界广泛关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Kang Zhang(张康)教授一同带领的中美科学家团队,历经多年研究探索,终于“破题”——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和预后预测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与原来常规的甲胎蛋白(AFP)检测相比,将肝癌的漏诊率降低一半以上。

  传统检测漏诊率达40%

  我国是肝癌大国。2015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分别高达46.6万和42.2万,均占全世界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的50%以上。

  在我国,肝癌早诊比例不足10%,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肝癌早期诊断比较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肝癌标志物AFP含量是否明显升高。不过,如果单纯依赖AFP检测,100个肝癌患者中有40个会漏诊。同时,有20%左右的非肝癌患者会由于其他原因,比如妊娠、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胎原性肿瘤、转移性肿瘤等引起AFP升高,即误诊率高达20%。

  破获肝癌“身份指纹”

  有没有更加准确、简单方便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办法呢?五年前,徐瑞华教授团队就开始着手攻坚这个难题。2017年10月,他们终于找到了新办法。

  ctDNA相当于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身份指纹”,由于其携带有与原发肿瘤相一致的甲基化改变,理论上可以利用循环肿瘤DNA(ctDNA)的甲基化谱对肿瘤进行诊断。但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每毫升血中仅有约20ng,在这么微量的ctDNA中检测单个碱基的甲基化水平,好比在数百万人流中找到个别犯罪分子,其难度可想而知。

  科学家团队通过一系列关键性的实验技术,终于在48万多个候选的ctDNA位点中分别找到了10个早期诊断和疗效相关以及8个预后相关的位点。

  据统计,新方法对肝癌患者的漏诊率降至15%左右,误诊率降至7%左右,比传统的AFP检测漏诊率降低一半以上。“新方法的优越性不仅在准确性。它通过简单抽血即可完成检测,避免患者受活检和放射性辐射之苦。”徐瑞华如是说。

  或成肿瘤筛查新手段

  据了解,目前肝癌ctDNA甲基化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10月中旬将首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应用,前期主要在体检中心和临床部分患者免费使用,重点是具有肝癌高危因素,如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有肝癌家族史,或者曾经患肝癌接受了手术治疗的人群。

  该试剂盒今年年底有望大规模临床推广,年供应100万人份。徐瑞华透露,团队将继续研究ctDNA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肿瘤的应用,这一技术有望成为常见肿瘤筛查、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预测的新手段。(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黄金娟 余广彪 欧晓芳)

相关文章

最新收录

访问链接已失效 广而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