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目录:乐信分类目录网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历史探索 » 文章详细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宰相冯道,历五朝十二帝为何能善终?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次数:313次 发布时间:2017-09-29

我们常听说过“三朝元老”“四朝元老”,往往都是一个王朝最德高望重的大臣,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个堪称“奇迹”般的人物。

在五代十国那个乱世中,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五代历史,他本人更是经历了五个王朝十二个皇帝,最后在周世宗柴荣一朝中病逝,被封为瀛王,这个人就是冯道。

乱世的不倒翁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分裂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开始,这段历史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五个中原王朝,以及周边十多个割据政权,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粉墨登场又旋生旋灭,展开了长达五六十年的大乱斗。

就是在这样一个乱世中,冯道的个人事业却是青云直上,走得很稳。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冯道却能够做到流水的天子铁打的大臣,无论是那个朝代,他都是妥妥的宰执核心层,而且受到历代帝王的优待。

就在公元907年这一年,不满朱温篡唐的原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发动了叛乱,囚禁父亲,割据一方。四年后,他又自立为皇帝,号大燕。此时,冯道29岁,在刘守光的幕府中担任掾属(相当于秘书或私人助理)也已经四年了。

不久后,荒淫嗜血的刘守光被后唐庄宗李存勖(当时还是晋王)剿灭,冯道也进入了太原城中。在那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伯乐——张承业。张承业是李存勖身边萧何一般的人物,他不遗余力的提拔冯道。公元919年,冯道出任掌书记,相当于当时的副宰相。

公元926年,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中。李嗣源取代他成为后唐明宗,此时的冯道任端明殿大学士兼兵部侍郎。第二年,又出任宰相,走到了人生的巅峰。

六年后,李嗣源去世,后唐愍宗李从厚继位。不久,兄弟阋墙,李从珂发动叛乱,最终登上帝位,称后唐末帝。这时期,冯道都是朝中的重臣。

公元936年,后晋高祖石敬瑭以“儿皇帝”的代价向契丹谄媚,献出幽云十六州后实力大增,灭了后唐。冯道又进入新朝担任要职,甚至在石敬瑭死前成为托孤大臣。

不过冯道没有按照石敬瑭的要求立幼子为帝,而是率领群臣迎立了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

后晋出帝石重贵不愿对契丹卑躬屈膝,进行反抗,结果被契丹攻入而身死国灭。这次,冯道又得到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赏识。不过耶律德光不久后死在了回国的途中,随行的冯道滞留在了镇州。不久后,镇州被后汉高祖刘知远收复,冯道也随军归附后汉。

刘志远病逝后,后汉隐帝刘承佑继位。公元950年,郭威上演初版的“陈桥兵变”,代汉自立,是为后周太祖。郭威病逝后,他的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此时的冯道,依然是朝中的股肱之臣。

公元954年,冯道病逝,周世宗还为他废朝三日,追封他为瀛王,谥文懿。六年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局。

从以上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冯道在五代十国中,基本都处于铁打不动的重臣位置。无论朝代如何更换,冯道都像是一个雷达不动的菩萨,堪称是乱世中的不倒翁。

冯道的“污点”

然而,北宋以后,冯道却遭到了一众的口诛笔伐。欧阳修说他不知廉耻,司马光也骂他是无耻之尤,近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更是直接说他是奴才的奴才。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冯道历经后梁(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这显然不符合古代“忠臣不事二主”的价值观,当年李布换了三个领导就被骂做“三姓家奴”,冯道在这方面显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次,冯道不仅不忠与一朝的君王,而且还投降了契丹。在耶律德光攻入汴梁的时候,冯道没有殉节,而是再次更换门庭,这在道学家看来,可不是数典忘祖,不知廉耻吗?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近代国学大师南怀瑾提出了疑问,他说:

“如果说太平时代,这个人能够在政治风浪中屹立不摇,倒还不足为奇。但是,在那么一个大变乱的八十余年中,他能始终不倒,这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物。第一点,可以想见此人,至少做到不贪污,使人家无法攻击他;而且其他的品格行为方面,也一定是炉火纯青,以致无懈可击。”

事实上也是这样,冯道虽然在五代乱世中,屡次变节改事他主,可能“大德有亏”,但他私德却是非常的好。

他不贪财,不好色,清廉自给,身在高位,但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统治者无休止的杀戮欲望,极力维护一个国家的稳定。更重要的是,他还大量刊印各种典籍,为乱世中文明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冯道显然不是那种有着“忠烈”品性的典型君子,却也不是什么毫无廉耻的“小人”,他是个复杂的人物。而在那个儒家价值观崩塌,武人专政,信奉“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血腥的大分裂年代,以后世和平统一时代的忠君理想来要求他,不显得太过了吗?我们对一个历史人物,还是应立体的来看待比较好。

相关文章

最新收录

访问链接已失效 广而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