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目录:乐信分类目录网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文章详细

猫眼微影合并:旧战士和新盟友能“一笑泯恩仇”吗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次数:185次 发布时间:2017-09-23

来源 | 三声(微信:tosansheng)

作者 | 秦泉

一个预料已久的合并案终于在落地了。在被两个月的时间所稀释之后,这场交易远远没有最初消息被传出时令人兴奋,相反,大家甚至有了一点点麻木。

今晚,上市公司光线传媒发表公告,宣布猫眼和微影正式合并,组建新公司。微影将电影票务、演出票务等相关业务合并注入新公司,而光线、腾讯、微影、新美大等一起成为合资公司的最主要股东

在残酷现实的资本市场,关键利益的各方在这近两个月的拉锯战中或许都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商业史不仅仅是帝王将相史,那些小人物和冷却的热血也需要被记录。

王雷对 8 月 14 日那一天记忆尤深。他像过去两年一样,在早上九点多坐在东五环外褡裢坡地铁站搭乘公司班车,十五分钟后就来到位于惠通时代广场的公司,正好能够赶在早上十点前完成打卡。

不到十一点,部门主管忽然将王雷所在的运营团队召集在一起,三十多人挤满了会议室。一个突如其来却的消息公布了。

“不是你们的错,也不是公司的错,整个市场大环境造成了这个局面。”

看上去,场面并没有很难看,毕竟在三国之战中,有着共同利益攸关者的双方存在着极强的合并可能。不过,王雷却说,“表面上平静私底下还是乱了”,因为大家只是在关心具体的赔偿金额。需要短时间内找到下一份工作,也需要保证社保不中断。

当时,关于微影被合并的流言已经在社交媒体上疯传了近一个月。王雷已经不相信“猫眼自作多情”的言论了,因为“没有什么说服力”。在更早之前,王雷也收到过公司关于不要多谈论合并的事情,无论是在公司还是面对外界。

早有预感的还有内部原因。去年下半年,王雷所在的大部门在完成公司评级之后,理应有相对应的工资上涨却没有进行,虽然他们在年初又提了一轮涨薪要求,不过一直没有下文。

大部分离开和留下的员工,都没有表现出激烈的情绪。直到今晚,才有人在朋友圈写道,“还是很难过。”

“不想去看猫眼的脸色行事”

猫眼微影高管团队

“大家都不愿意去猫眼,我们收购格瓦拉,他们给我们打下手,这次不也一样嘛”。陈刚是演出票务部门的同事,这个业务将从现在开始就迁往新公司。

“第一批走的是我的’徒弟’,我只能继续留下来做事,我都希望在后续中能够被裁掉,要不然等着合并后看猫眼的脸色行事,就悲剧了”。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陈刚想要继续待在微影的意愿变得越来越弱,对他而言,“N+1”的补偿可能才是更实际的。

陈刚的同事们是在笑声中走的,他们在办公区标志性建筑水塔下合影拍照。“大家笑得很灿烂”。在那个水塔上,还挂着四个logo:微影时代、娱票儿、格瓦拉和娱跃影业。

突如其来的变动打乱了微影的一些计划。演出部门计划上线的一套新的应用系统,也不得不搁置,“不确定会不会上新的,老大说要上,但上线了也没什么用了”。

在持续一个多月的谈判和传言中,裁员也是分好几个批次不断进行。在陈刚等来可以离开的通知时,他成为这个部门最后一批员工。 9 月 15 日,他正式离开了微影,而那套让他们加班熬夜的应用系统还没有上线。

再往前整理,可以感受到在经历压力之后,微影所追求的“要缓下来”。 2017 年以来,微影开始“快速从原来的’夺命狂奔、快速布局’,调整为’深耕’、’精准’和’效率’。”

负责数据业务的李华,清晰地看到了一些变化。首先就是停止公司招聘,有些实习生因为“新政”无法在微影转正;另一方面,顾思斌对员工的KPI及其严格,“他对于数据的重视以及变化都很看重的”。

让李华印象深刻的地方还在于,公司开始在竭力减少在项目上的财务支出。他之前负责一个预告片的合作项目,尽管支出预算很小,最终还是被否定。

但是,结局没有改变,和猫眼有关的一些事情让微影员工深感愤怒,而这种情绪中的一部分属于战争后遗症——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们在这个战场中奋勇拼杀、近身搏斗,谈判都存在于密室之中,而杀红眼的战士只被要求拥有勇气。

李华没有被要求交接工作。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数据库的交接和维护,猫眼要打通与微影票务的系统就更加难了。他只能这样自我解释,“可能猫眼不需要我们交接吧”。

在过去两个月中,不断有口风被认为是从猫眼传来的。“当时的消息是,运营这块一个员工也不留,仅仅留一些技术人员”,这加快了微影员工希望“被裁撤”的意愿——与其过去受气不如拿到赔偿款。

这样的故事和传言还有很多。有人和我们说道, 7 月底 8 月初的时候,就在微影时代和京东围绕“京娱计划”展开谈判的过程中,猫眼的人直接打电话到京东,“娱票儿已经被我们收购了,你们不用谈了”。

这件事情直接刺激了微影市场部的员工,当时他们并不相信两家会就此合并,而且即使要合并,只要还没宣布“你们就管不着”。

同样是在 8 月,另外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被一位微影的技术员工所提及。“去猫眼和他们的技术部门做交流,但是,那边说要先技术面试才能过来交流,非常的傲慢。”这位员工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离职念头,“真不差他那点钱”。

“我们是为微影打过江山的”

“非常惋惜,为林总、也为微影”。

两个月前,王倩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合并传言,她当时相信这是难以逃避的真实,不过她没有评论,也没有转发。

作为从F团就跟着林宁的一名员工,王倩最早就在F团负责电影票和餐饮的团购业务,她见证了微影的建立、辉煌以及调整的整个历程。

“林宁和我们说,他是打不死的小强”,这句话让王倩继续跟着从“百团大战”中败下阵来的林宁来到微影,“林总是有魄力的,就算输了也没有被打倒”。

2014 年 7 月 1 日,微信将钱包入口给予林宁团队,专做电影票务的微影时代应运而生。王倩对这一天印象非常深刻。她当时被原高朋网所在的网罗天下有限公司买断了工龄,签入微影时代,同王倩一起来微影继续做市场业务的,还有 11 位老员工。

“我们是为微影打过江山的”,在微影创业之初,王倩和这 11 名老员工都负责签约影院。仅仅在 2014 年年中到 2015 年年末,微影时代的影院签约数量就达到了 5000 家。

“那时候,一个月中有 20 天都会在外面出差,一家影城一家影城地跑,站在影城的角度分析接入微影票务的好处”。这样的努力和斗志帮助微影很快崛起。“那个时候公司没什么钱,给影院的押金也是最低”。但即使如此,到 2015 年年底,微影的签约影院数已经处在头部阵营了,“我们比猫眼快”。

微影时代位于东五环内的厂区

作为创始级员工,王倩认为微影的最佳状态在 2016 年年底,也就是收购格瓦拉之前。“那个时候的数据都很漂亮,签约影院数量、覆盖率和票务占有量都很不错”。

然而,随后的团队整合和业务转型,让微影遭遇变化。微影正在开展的“智慧影院”项目,因此不再被重视。这是微影时代基于微信展开的业务,每个影院只需开通一个服务号就可以自主、灵活地卖票并做活动,而票款直通到达影院,微影得以收取每张票的服务费。

几位采访对象都还记得被转去做发行后的不适应。当时的任务是一个月有 10 部电影上档,起码要做到 8 部影片的发行,“这个工作量本身就很大,对微影又是陌生的一个领域,还要兼顾与影院关系的维护”。

业务转型后也带给王倩带来工作上的巨大困扰。从 2016 年开始,每天早上到晚上,王倩都会接到影城经理打来的 2 催款电话,那个时候王倩不得不在一些时间点选择关机。

“公司也不缺钱,就是程序走得慢。全国有 7000 家影城,每个月1- 10 号由我们做结算,但最多的时候也就只有五六个人,哪里对得完”。

再回首之所以走到今天局面的时候,没有人会怀疑在保底上的激进举动对于公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实际上,微影在整体节奏上都保持了同样的风格,这也被微影老人们一直念叨着。

王倩在今年 4 月选择离职,她是那 11 个老F团里最后一个离开的。那一天,她既平静又伤心,“我们这批老的,在一起经常聚,一说起来都觉得很痛心。我们努力争取的这个局面,就这样子被拱手让了出去。”

“总会有赢的时候”

冷静下来,这些微影员工也清楚,在线票务行业的“三进二”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虽然结果和他们当初想得有些不一样。

“三国杀”变“两强争霸”

在正式宣布消息的今天,这些人也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动荡心情。今晚发出的官方新闻稿在不同的微影群中流传,其中郑志昊提到“更重要的是,新公司将拥有猫眼和微影两个团队的优秀人才,原微影总裁顾思斌将带领微影票务和演出等团队加入猫眼微影。”

那些在过去一个多月被离开的员工看到这句话在群里纷纷自嘲,“我们不是人才”。

从 8 月 14 日开始,微影离职员工建立起来一个名为“微影后时代”的群,这里面发布消息最多的就两项,一是同事们互相推荐的招聘信息,二是见到熟人后惊呼:“你终于也离职了”。到今天为止,这个群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上限 500 人。

事实上,离职群并不只一个,有人在调侃,其他的是不是叫“后后后时代群”。

对于依然在工作岗位的人来说,生活总要继续,因为秋天已至,整个夏天已经交给了不断的告别,他们需要整装和再出发。过去两个月,微影和猫眼没有太多影片的票务合作,他们现在希望能够尽快确定合并。“最起码接下来可以为电影做一些事情了”。

因为这场战争并没有因为同事的离开、公司的被合并而结束,相反,更激烈和残酷的拼杀很快到来。留给旧战士和新盟友的时间并不宽裕,这也是让猫眼、微影和背后的腾讯都感到压力的重要外部原因。

就在两天前的一次公开活动上,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CEO俞永福已经宣布,淘票票在过去的暑期档已经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第一名。他不忘开一句玩笑话,“后面两位竞争对手如果要追上我们,需要一些别的方法,比如合并。”

正在极力打造“一个大文娱”的俞永福在当天的采访中明确表示,阿里对淘票票的投入属于战略级,“最难的是血拼,血拼我能拿第一,不血拼肯定也能拿第一。”可以预想,发生在今天猫眼和微影身上的故事,将是更高格局竞争的一个部分。正在文化娱乐行业加速整合的阿里巴巴和腾讯,酝酿着对于未来的优势地位的争夺。

在内部公开信中,林宁如此介绍新公司的优势:双方的合并使得中国在线电影演出票务的格局,因此而改变,两架马车合并成绝对意义的“龙头企业”。同样,林宁的创业故事还将继续,“微影公司原有内容开发、IP衍生、电影发行、股权投资等平行子业务,将继续放在微影时代、娱跃文化、微影资本的体系下运营。”

在今晚的言论中,会有太多涉及到成败,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套现故事,也是林宁的下一阶段事业起点:已经独立融资的娱跃文化拥有诸多IP,也拥有相当不错的估值。

林宁用“互为磨刀石”、“一笑泯恩仇”等热烈的词句开启下一轮的融合。将更多承担团队与业务融合的郑志昊和顾思斌,由于在腾讯同一个BG业务曾经有过共事的经历,让人相信具有某种默契。

只是对一些人而言,他们需要适应骤然停止的工作,其中一些人可能会很大程度要改变他们的生活。

王雷在裁员开始的当周周五,就去参与了新工作的面试。他现在已经在一家传统电影杂志负责新媒体工作,对于在微影的这段经历,他一时还没有太多想要总结的,只能说,”这仅仅是一份互联网职场经验而已”。

陈刚暂时回到了南方三线城市的老家,对他来说,这段时间的慢生活好像让自己和整个世界脱节了一般。陈刚说他还回回京一趟,不过在这个城市是否还会长远待下去,他也并不确定。

惯性和烙印留给很多人。一位离职员工在去其他互联网影业公司求职时,对方老板很关心林宁近况,多少感到惋惜。这位员工回了一句,“我们运气不好,总会有赢的时候”。

相关文章

最新收录

访问链接已失效 广而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