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面单”上消费者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中间4个数字,都被字符代替。
不少人收到快递后撕开包装随手一扔,姓名、手机号、住址等个人信息暴露在外,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可就麻烦了。记者获悉,中国物流企业正逐步淘汰印有消费者隐私信息的快递面单,启用更安全的隐私面单,重庆市民今年内将享受到该项服务。
快递运输的链路很长,贴有消费者信息的包裹层层经手后才能抵达用户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为了保护收件人信息,很多地区邮政管理部门会定期召集企业集中销毁快递面单,网上也随处可见防面单信息泄露教程,但这些事后的措施很难真正杜绝面单信息泄露。
快递单上将不再显示姓名和电话
记者看到,“隐私面单”上消费者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中间4个数字,都被*字符代替。“我们暂时保留了一些地址信息,主要用于帮助快递员核对包裹。”专家表示,未来会不断加大信息脱敏力度。“现在是隐去了消费者的手机号码,以后包裹上的消费者相关信息会越来越少”。
消费者电话被隐藏后,只有快递小哥能通过APP联系到收件人,其它人再难从快递面单上窃取消费者隐私了。通过向物流企业提供的众配宝APP,配送员能以一键拨打的方式联系消费者,无需人工识别手机号码,大大提升效率。
据了解,该项目正在西北五个区域试点,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的消费者将率先收到个人信息加密处理后的包裹。
“隐私面单可从源头保护消费者隐私,避免信息在快递运输过程中被人线下窃取。”周磊表示,国内主流物流企业逐步淘汰能暴露消费者信息的面单,隐私面单将成为快递行业标配。
杜绝信息泄露,“隐私面单”只是第一步
记者3月24日从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获悉,菜鸟正联合物流企业启用“隐私面单”,将逐步淘汰留有消费者隐私信息的快递面单。目前,菜鸟网络已联合一家落地配送企业,在西北地区试点“隐私面单”,计划在年内覆盖国内一线城市。(3月24日 澎湃新闻网)
所谓“隐私面单”,就是在快递单上,没有完全显示收件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而是用“*”号来代替部分信息,避免用户信息被部分不法分子截取,给收件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实际上,自今年1月开始,就有多家快递公司开始使用“隐私面单”,而笔者最近收到京东快递,在准备撕掉快递单号信息时,让人眼前一亮,发现姓名中间那个字用“*”号代替了,而且中间四位电话号码也是“*”号。心中不免为快递公司这种贴心的服务而点个赞。实际上,杜绝信息泄露, “隐私面单”只是第一步。
在新投入使用的“隐形面单”上,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及地址等内容,都有一部分用*代替
作为一个资深网购人士,笔者几乎每周都会收到好几个包裹,而每次取到包裹后,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都把快递盒上的地址、电话、姓名等涂黑或者撕掉,这已经成为了签收包裹的一个习惯,为的就是不被“有心人”截取信息,给生活带来困扰。现在快递公司坚持问题导向,推出了隐私面单,把关键信息保留一部分,避免用户信息泄露,是贴心之举。但是,某些不法分子截取用户信息的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根本就不是“隐私面单”所能解决的。
笔者回想曾经在某网站上的一次购物经历,至今仍心有余悸。大概在收到货两三天后,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一开始便向我通报我的姓名、住址、门牌号,甚至订单号及购买时间都一清二楚。还说他是某网站的财务,我购买的某牌子的保鲜盒,因为他们入账的时候出了点问题,需要我配合操作。对于一个拥有十年网购经历的人而言,我即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虽然没有受骗,但是却十分惊讶对方居然能够如此详细地知道用户隐私,如果没有“内鬼”,怎么会有这些详细的关键信息?
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买房刚刚办好手续,各类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来了,甚至能够清楚地知道房子的具体门牌号;买车刚刚入户,推销保险的电话就如期而至,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车的型号及性能。这些“靶向推销”之所以能够生成,就在于我们的信息被“内鬼”作为交易在盈利,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公民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了社会治理之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安全感似乎比安全更为重要。杜绝信息泄露,“隐私面单”只是第一步,对于政府和各类机构而言,必须做好内部管控,守好底线,避免产生“内鬼”,才能让社会公众真正存在安全感。(文/田小典)
延伸阅读:叫外卖收发快递等这些日常举动竟泄露了解放军机密
叫外卖、收发快递、发微信朋友圈……这些看起来日常的举动,有时候会不知不觉就泄露了军事机密。
2月13日《中国国防报》报道,驻厦门某团枋湖营区,周边有些住户和商铺的窗户紧贴着营区的围墙。
营区的一位领导曾在周边散步时听到,营区外的商店老板一边卸货一边和人闲谈:“部队马上就要演习了,多备点货,战士们在野外用得着。”
小店老板是如何知道演习行动的?
该领导排查发现,部队一些官兵有时需要买东西,便会找他们帮忙,双方渐渐相熟,在交谈的过程中,不经意泄露了部队的工作安排。
“有时,商贩们甚至能通过售出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推断出部队所执行任务的性质和时间。”该团保卫股股长说。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军事秘密是关系国家军事利益,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军事秘密是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军所有单位和人员都有保守军事秘密的义务。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近年来,军事秘密被泄露的事件时常见诸媒体。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与商户聊天、手机聊微信、与女友“晒幸福”等举动,也在不知不觉间,将军事秘密泄露了出去。
朋友圈“晒跑步”,泄露训练轨迹、地点
“今天5公里跑了19分27秒,比昨天提高了整整7秒,求赞!”去年12月16日,福建省军区海防某旅船队一名干部训练结束后,满怀成就感地在朋友圈里“晒步”,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
教导员看到后点开这条信息,发现“晒步”可看到训练的运动轨迹图,以及营区周边的地名、地标等,立刻让这名干部删除了有关朋友圈动态。
此事发生后,该旅调查发现,43%的官兵都曾在微信运动、悦跑圈等软件里“晒”过运动轨迹、分享过运动信息。
《中国国防报》对此介绍,当前较为流行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硬件产品,以及如悦跑圈、春雨计步器等运动软件,基本都是基于GPS技术,具备定位、测速等功能,其中大多数还可以生成运动轨迹、分享运动信息。
“如果官兵在执行重要军事任务或进入涉密场所时携带智能手机,并打开类似软件,软件将自动开启GPS定位功能,这犹如携带了定位追踪器,将造成泄密威胁。”文中称。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查询发现,除了无意间的发朋友圈、使用定位功能,甚至手机在带电关机的情况下,持有特殊仪器的人,仍可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继续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
此外,随身充电的充电宝,有些为了“智能防盗”,也带有定位功能,2015年3月,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人武部对所属民兵应急分队,将官兵的充电宝进行了排查检验。
使用wifi“蹭网”,或泄露电脑信息
2014年2月下旬,原广州军区某部宣传干事挑选了几张照片交给一名战士,让他通过互联网发给解放军报社。
该部规定,通过互联网传输资料必须经过保密审查,并在机关指定的专用上网计算机上进行。
结果,该战士使用电脑时,发现屏幕右下角显示“有未知网络”,随手“蹭网”后,该战士发送了电子邮件。
该“小事”引起部队关注。部队领导请来保密专家,现场用笔记本电脑、临时搭建的无线网络和相关软件,成功获取“蹭网”用户的电脑信息。
“只要有人连接上我这个无线网络,我的电脑和对方的上网设备就成为一个局域网,就可以窃取对方信息。”保密专家提醒官兵说,免费WiFi可能诱使计算机、手机用户连接,一旦输入账号、密码以及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就可能被窃取。
叫外卖暴露自己的位置
除了“技术型”泄密,连吃饭叫外卖这种日常生活,也有泄密的可能。
2011年8月,原广州军区某团野外驻训场涌现大批外卖商贩,六七辆由三轮车改装的微型餐车一字排开,上面悬挂着“拥军服务点”的牌子。这些外卖点,伴随保障反应非常快,部队走到哪,外卖就能送到哪。
但该团团长表示,虽然外卖很方便,“但野外训练毕竟是军事行动,‘外卖大军’跟随部队行动,给部队安全保密管理带来诸多困扰。”
《中国国防报》也对此评价:野外驻训本该是部队执行的秘密任务,却能被外卖小贩随时知晓,着实值得部队反思。而作为军人,在进行野外训练时,随随便便叫外卖不也是在暴露自己的位置吗?
晒“男友剥栗子”,暴露军人信息
去年10月初,一名剥栗子的军中小伙无意间成了“网红”。
当时,一个女孩把多张男朋友给她剥栗子的照片传到了QQ空间,照片里男子身着军装信息、宿舍环境一览无余。
女孩在发图时称,她和在某部服役的军人男友是异地恋,有一次视频聊天时,她“有的没的提了句‘我想吃你现剥的栗子了’”,男友就在网上买了5斤栗子、1台小型真空包装机,在军营宿舍将栗子剥皮,自己动手真空包装后寄给姑娘。
这张“秀恩爱”的组图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被网友称为“阳光”、“浪漫”、“好男友”。
然而几天后,这则“暖新闻”发生了反转。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先是有谣言称该军人“受到除名处分、严厉处理”等,10月17日,东部战区陆军下属的“人民前线”微信公号作出辟谣:经核实,该军人与女友视频是在业余时间着便装进行的、剥栗子是利用个人休息时间进行的,该军人没有因此受到批评或处分。
10月24日,《中国国防报》发文称:网上发布着军装照片暴露了军人身份,违反了有关规定。照片虽非本人发布,但与他关联密切,因此负有一定责任。
文章解读称,军装照上网暴露了军人身份,不怀好意的人就会通过这个人的常用网络软件,轻松追踪到更多信息,对军事安全构成威胁。
快递公司变相将部队营区位置公布到网上
与“眼见为实”的外卖送餐泄密不同,收发快递,当事人则毫不知情。
去年12月军报发文称,第31集团军某旅新排长王淳的女友突然到部队探望。王淳表示“不可思议”:女友如何得知部队的详细地址的?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通常情况下,部队使用对外保密的联络地址。但王淳的女友给其在网上快递零食时,发现快递信息的“派件员”一栏标注的是“部队承包区”,快递签收人是“部队收发室”。此外,派件员电话号码和乡镇地址也公开在快递信息中。随后女友给派件员电话,询问到了营区的具体位置。
文中称,一些快递公司以“部队承包区”、“部队片区”来命名部队附近的临时网点,这些信息可以在快递公司或电商网站上查询到,等于变相将部队营区位置公布到了互联网上。
村民家用摄像头,拍下部队武器装备
“政事儿”注意到,营地外也有泄密的可能。
去年10月,陆军第31集团军某师野外驻训过程中,军务科参谋在对驻训点周边百姓的一次走访时发现,一名村民正在剪辑与部队有关的视频。视频中,部队车辆出动、人员训练来回带队的场景、武器装备外形模样等都清晰可见。
询问后得知,该视频素材来自村民安装的家用摄像头。该部队走访调查后发现,驻训点周边还有20多户人家安装了监控电子摄像头,可以将部队车辆动态、人员行踪拍摄到。
据该师信息保障中心工程师罗东介绍,电子摄像头若是连接互联网,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就可通过网络传输给某个终端,实现用户远程查看。
对此,该师军务、保卫联合群联部门立即对驻训点周边的电子摄像头展开排查,摸清存在泄密隐患的点位分布;同时组织官兵对武器装备进行伪装防护,开展安全保密教育,强化坊间保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