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和西方强国作比较的国人,每当讲到古代历史的时候,就会有一股历史自豪感扑面而来,甚至有人提出过,宋代中国的GDP总值占到世界八成!这的确让无以数计的中国人感到骄傲,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中国经济是在明代时达到鼎盛,并非宋代。宋代的进步主要在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的发现利用,明代中国经济的增长,却不仅仅只是新的技术发明,还在于成为大航海运动中,密切相关的一环。
15~16世纪,西班牙人将甘薯、地瓜、玉米这些美洲食物贩运到亚洲,其结果之一是明帝国发生了人口爆炸,明代人口峰值一度达到1.9亿(《中国人口史》,曹树基),相对保守、严谨的英国人则认为是1.6亿。
马克思曾经说过:“……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在工业革命爆发以前,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就等同于人的劳动力,因此从明代起,中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就可以得到理解了,在此之前,包括汉、唐、宋在内的中国GDP总量一直低于印度总和,但明帝国却超越了印度,成为全球第一。
如果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那么明代经济所处的优势地位则是空前绝后的--它不仅仅只是总量的领先,还在于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等的全方位领先,甚至还主导了世界的贸易。
15~17世纪,东西方贸易最重要的项目是东方运往西方的瓷器、香料、茶,和朝相反方向运送的金银,尽管这一贸易后来受到奴隶贸易、美洲新商品贸易的冲击后,开始下滑,但直到明帝国灭亡,仍然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体现在明代GDP所占世界份额的比率上。
步入清代后,中国人口达到4亿,印度则陷入战乱,最后又不得不接受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此时的中国虽然将竞争了千年的老对手远远抛开,但西方却爆发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等发明开始应用,首先实现了技术上的超越。
尽管清帝国依靠着庞大的劳动力,仍能在以后两百年里,保持总量的领先,甚至让GDP所占比率达到历史最高的32.9%,但中国的优势,确确实实的开始发生动摇。仅仅半个世纪以后,清帝国连总量第一这点面子也要维持不下去了,最终在1895年甲午战败后,被西方实现了经济上的全面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