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目录:乐信分类目录网 » 资讯 » 商业商务 » 文章详细

广东产机器人迎来产品创新升级潮

来源:专利转让 浏览次数:372次 发布时间:2016-07-05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空间利用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在这份纲领性文件中,广东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成产业新体系,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当前广东距离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还有多远?广东的产业发展有哪些创新的亮点,又存在怎样的创新难点?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广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何处发力?

  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深入产业一线,探访企业,采访专家,对话主管部门,近距离观察和呈现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情况并建言献策。

  在广东智迪科技公司的生产线上,一支支机械臂规律地挥舞,迅速将一个个键盘装好。

  已过而立之年的桂春海,当年技校毕业后成为一名生产线普工。公司换了新生产线后,他非但没有失业,反而有了新岗位和新任务——维护和管理机器臂。

  与众多广东制造业企业一样,智迪科技近年在生产中广泛地应用机器人。2015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保有量4.1万台、增长78.4%,仅新增需求就占全国的1/4。而广东机器人制造企业已达159家,粤产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超过4000台。

  广东近年大力实施智能制造战略,制造业相继出现三大创新性变革:一是广东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创新,机器人和高端数控机床应用高速增长;二是应用激增推动智能制造企业增资扩产迅猛,产品创新加快;三是制造业生产模式创新,从“机器换人”到“人机共存。”

  现象

  机器人应用热潮在全省涌动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相继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吸引高端制造回流。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中低端制造业产业及资本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广东制造面临“双向挤压”,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善。智能制造发展有支撑、有市场,与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需求一拍即合。

  智迪科技正是此类企业的典型。公司工厂里,1台六轴AAB机械臂1次抓起104个键帽,转动方向,迅速嵌进下方的键盘,1个键盘的注塑、组装稳定完工,共耗时19秒。而在过去,1条生产线5分钟才能装好一个键盘。“机械臂节省80%人力成本,生产效率提升5倍。”智迪科技总经理黎柏松说,目前该公司仅键盘生产车间自动化率就超过80%。

  在格力珠海钣金车间,5台机械臂整齐排列,各司其职。相关负责人说,格力要用3至5年的时间打造“无人工厂”。格力模具分厂相关负责人透露:“应用机器人后,平均每名工人操作4台机器,人均年产值100万元,比国内平均产值高1倍。”

  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2014年9月在全国率先启动机器人应用计划,政府每年出资2亿元,连续3年支持企业机器人应用。东莞长盈精密技术公司建设首家“无人工厂”,首期安装1000个机械臂,通过远程软件系统进行管控,可将员工数量降低九成。截至2015年底,东莞企业申报“机器换人”项目1262个,总投资超100亿元。东莞电子信息工业应用机器人后,产值增加800多亿元,增速比全市工业行业平均水平高8.1个百分点。

  机器人应用热潮甚至涌到粤东西北。在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华新达公司第一条纯净水生产线投产。2米高的机械臂下,运输线源源不断地运来水瓶,机械臂吸附触手一下一上,1秒钟就把整箱水装好。该公司总经理欧阳育健说:“新生产线比老生产线节省四分之一人力,一个小时可生产4万多瓶纯净水。”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我国已连续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广东占全国1/3市场份额。随着机器人技术日益成熟,机器人应用成本和技术难度大幅下降,但投资回收周期却不断缩短,我省将有更多企业应用机器人。预计2017年末,全省约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应用机器人。

  省经信委预测,到2020年末,广东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到30万台以上,比2015年至少增加25万台。

  逐势

  粤产机器人正实现规模化生产

  在当前机器人应用领域,国外机器人占领汽车制造行业,广东机器人应用于一般工业领域。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早,技术成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和配套体系。而我省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小,技术和研发制造能力尚待提高,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广东智能制造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品牌和产业结构方面,均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

  可喜的是,本土机器人应用市场在迅速成长。2015年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29.12万台,其中我国新增需求量约7.28万台,占全球25%;而广东新增需求量约1.82万台,占全国的25%。

  专家指出,广东应抓住机遇,加快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转变、广东速度向广东质量的转变,广东产品向广东品牌的转变。

  近日,美的集团对外宣布,通过自愿要约以每股115欧元的价格收购世界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国库卡集团所有股份。该价格较5月17日收盘价溢价36.2%,美的共投入292亿元,其公报说:“要借助库卡在生产制造及供应链的技术优势来提高生产效率,寻求机会开发定制的家庭及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线,合力拓展未来的服务机器人市场。”这是广东智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技术升级的主观需求和应用市场的客观井喷,共同催生广东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增资扩产。

  在第119届广交会上,广州数控一台可360度旋转进行自动焊接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外国采购商的眼球。这种焊接机器人每套售价3万美元,2015年出口额达8150万美元。广州数控国际部销售经理潘耀佳说:“今年要和日本人抢生意。”

  广州数控依托自主创新,掌握了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年产销数控系统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半壁江山。

  一批广东机器人制造企业正逐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广东嘉腾机器人公司实现无人物流的最佳方案解决商之一;固高科技自主研发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产品与系统,综合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科达机电成为国内唯一可提供陶瓷、石材和墙材整厂整线工程的生产厂家……

  广东各地还广泛引进具有技术优势的外资投资,以培育本土制造产业的创新能力。

  顺德是全省首个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一口气把全球工业机器人制造“四大巨头”收入囊中:瑞士ABB与利迅达开展技术合作,德国库卡在中德工业服务区建设工程中心,日本川崎重工与隆深合作设立机器人培训中心,安川电机机器人投资10亿元与美的开发电机机器人项目。

  目标

  突破核心技术夯实创新基础

  面对制造业出现的三大创新性变革,广东从2015年开始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心。

  广东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重大政策文件。力求3年投入9400亿元,使50%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面完成技术改造,推动我省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化迈进。要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制造业重要基地和全国机器人示范应用先行省。

  我省工业机器人规模在快速壮大。2015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保有量4.1万台、增长78.4%,占全国18.8%。全省机器人制造企业159家,粤产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000台左右。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已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器人示范区。广州新黄埔区的数控机床产业、单体工业机器人及其成套系统快速发展;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依托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协同创新研究院和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初见成效;顺德高新区以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为平台,工业机器人在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深入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初步形成,珠江西岸制造业2015年实现增加值2623.9亿元,增长14.2%;投资额1165.5亿元,增长56.8%。

  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利润1817.13亿元,增长14.7%。先进制造业实现利润3462.10亿元,增长11.3%。上述两大类行业利润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5%和3.1%。到2016年一季度,广东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613.83亿元,同比增长10.9%。

  当然,广东智能制造在关键技术、核心部件方面对外依存度高,目前还缺乏核心竞争力。

  为此,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指出,广东到2025年要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的国际化企业。广东要在2025年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为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研发难题,广东正在以广州、深圳为轴,重点建设新型创新平台。

  记者从省经信委获悉,下一步将在机器人用量最大的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劳动强度大的3C和纺织物流行业,危险程度高的国防军工民爆行业,以及产品生产环节洁净度要求高的制药、半导体、食品等行业,扶持粤企开展自主品牌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的应用示范和系统集成服务。(记者:苏力  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

最新收录

访问链接已失效 广而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