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目录:乐信分类目录网 » 资讯 » 社会焦点 » 社会关注 » 文章详细

哥哥15岁参军后杳无音信 妹妹流泪找哥哥毫无消息

来源:网络搜索 浏览次数:524次 发布时间:2015-09-19

“1937年,15岁的哥哥在江苏射阳参军,从此杳无音信,父亲临终前,念叨着哥哥的名字,希望再见儿子一面。如今,我也是75岁的老人,孙子也26岁,余下的时光也不多了,希望在有生之年找到哥哥或者哥哥的后代,了却亡父的心愿。”昨天,上虞老人朱桂香对记者说。

朱桂香,今年75岁,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人,上世纪60年代,随夫到上虞上浦镇上浦村落户。

前不久,电视上直播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一下子触动了朱桂香的心事,她又想起1937年参军离开的哥哥。

“哥哥名叫朱宝年,1937年抗战爆发,15岁的哥哥在江苏射阳参加新四军,从此杳无音信,如果他健在的话,应该93岁了。”朱桂香说,“我的父亲朱玉喜(别名扣子),早年在上海做司机,后回到江苏常州就业,育有一子朱宝年,后妻子意外去世,再娶妻后生了我。我与哥哥是同父异母。”

朱桂香的父亲在世时,曾找人代写信给儿子朱宝年,但没有收到只言片语的回复。“这封信后辗转到了福建军区与南京军区,最后得到的回复均是查无此人。”她说。

上世纪80年代初,朱桂香也曾与父亲一起前往北京寻找哥哥的下落,也没能打听到有价值的消息,后来他们从与朱宝年一起参军的战友虞德水口中打听到些许信息,“听说哥哥在江苏射阳参军后,因比较能干,被当时所在部队的某位首长挑走了,至于去了哪里,他一无所知”。

由于所获信息不多,且时隔近30年之久,朱桂香对于兄长的情况知之甚少,但是思念却与日俱增。“但愿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找到哥哥。”朱桂香眼角泛着泪光说。

相关文章

最新收录

访问链接已失效 广而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