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的父亲调到城里工作,吴波随父亲一块到城里上中学。
他们在半湖巷租了一套房子暂且住下。吴波父亲因为刚进城,工作忙,没时间接送吴波,就让他独自上下学。
吴波第一次去学校上晚自习,走在半湖巷子里,发现这巷子有些长,而且没有路灯。吴波心里想:等会回家要经过这条窄窄的巷子,会不会……吴波想着顿生了恐惧,后悔自己不该随父亲进城,应该和母亲、妹妹留在老家读书,但现在后悔也没用了。
下晚自习,吴波磨磨蹭蹭地往家里走,走几步,抬头望一眼。猛然,他看到那个巷口亮着一只灯笼。吴波不由加快步子,想赶着那提灯笼的人一起结伴走过那条黑巷子。吴波走到巷口,发现灯笼是挂在巷口上的,旁边坐着一位老人,戴着一副墨镜,好像在等什么人。吴波不敢走,准备在这里等父亲一块回家。
吴波在巷口站了好长时间,一直坐着没动的老人终于开口了,问:“这么晚了还不回家,等谁啊?” “等父亲,我怕走这巷子。”“你住这里?听口音,是新搬来的吧。”老人继续问。“是的。”吴波答。“是学生?”“嗯,下晚自习回家。”吴波答。“提着灯笼,我送你回去。”老人说着站了起来。吴波高兴地接着灯笼,吴波在前,老人紧跟在后,往巷子里走去。
次日晚上,吴波又在巷口遇上了那位老人,他仍坐在巷口,旁边挂着一只灯笼。听到吴波的脚步声,便说:“提好灯笼,我送你回家。”吴波赶忙接过灯笼,两个人又一前一后往巷子走去。
老人连续送吴波一个多星期。吴波心里有些好奇,便在路上问:“老爷爷,你每天在巷口坐着,等谁啊?”
“等儿子。”老人简洁地答。
“你儿子干么去了?”吴波问。
“打仗去了。”老人依旧简洁地答。
“到哪里打仗去了?什么时候回呢?”吴波继续问。而老人却不回答。吴波也就不好再问了。
星期六,学校不上晚自习,吴波专程跑到巷口去看老人。老人还没有来,吴波便在巷口等。
八点钟,老人提着灯笼从巷子里出现了。他径直来到巷口,先挂好灯笼,然后坐下,双眼望着街道。吴波一直站在巷口看着老人,可老人却没有望他一眼。吴波刚挪动步子,老人便开口:“今晚回得早啊。” “今天星期六不上晚自习。老爷爷,我来好久了,你没看见我呀。”吴波答。“傻孩子,爷爷是个瞎子。”老人脸上掠过一丝笑容。“爷爷,我是专门来陪你等叔叔回家的。”吴波说着走过去挨着老人坐下,“爷爷,叔叔去哪里打仗了?”老人憾叹道:“一九四八年春,县城发生了一起工人起义,我儿子参加了起义队伍。他出门时,叫我在巷口挂一个灯笼,他就知道家里平安了。起义失败后,我和妻子去接应儿子,不料,妻子却被一颗散弹击中,我也被一块弹片划瞎了双眼。后来听人说,我儿子随队伍一起走了。儿子没死,他一定会回家的。”老人说着有些激动。
吴波还打听到老人姓肖,是一位孤老。县民政局好几次接他去敬老院住,老人不肯,说是要在家里等他儿子。老人还有一个怪习惯,晚上很少睡觉,大白天却关起门来睡,几十年来都如此,可能是眼睛瞎了,无所谓白天黑夜的原故吧。
又一个晚上,吴波下晚自习回家,走到巷口时,发现老人好像睡着了似的,吴波喊:“肖爷爷,肖爷爷。”老人听到喊声转过头望着吴波,半晌也不说话。吴波说:“肖爷爷,我怕走巷子,还是请你送我回家吧。”老人犹豫了片刻,然后提着灯笼跟在吴波后面往巷子走去。一路上,吴波总是找话头与老人说,可老人却不答话。
吴波想老人一定是思念儿子了,所以这样。
接下来,吴波每次下晚自习走到巷口,便唤两声:“肖爷爷,肖爷爷”老人才颤巍巍地站起来,提着灯笼默不作声地送他回家。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中午,吴波放学回家,听到肖爷爷家里发了大火,肖爷爷被火烧死了。吴波听到噩号抬脚往肖爷爷家跑去。大火已经浇灭了,肖爷爷躺在木板门上,全身黧黑。有警察在清理现场,初步判断是人为纵火,而且火是从肖爷爷卧室里先燃烧的,再蔓延到整座房子。同时还在屋里发现了一个20多米长的地道和10多袋泥土。这一切成了一个个疑团,让人无法解开。
半个月后,县刑侦队抓获了四个嫌疑人,终于解开了肖爷爷家的疑团:原来肖爷爷的房子离一家银行不远,一伙人想盗窃银行的钱,便利用肖爷爷的习惯,将肖爷爷捆住,再派一个人化装成肖爷爷的模样,每晚坐在巷口放哨,另外三个人在家里挖地道,准备通过地道进入银行盗钱。肖爷爷明白这些人的用意后,却无力反抗。于是,他便点燃身上的衣服引燃了蜡烛,最后将房子烧着,几个歹徒见起了大火,慌忙逃走,这才阻止了一场惊天大案发生。(作者:王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