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是怎么挣钱的
先来了解一下国内的金融机构,是怎么挣钱:
①表内业务,挣差价低价买入你的资金使用权,高价卖给其他人,也就是做市商的概念。
②表外业务,挣手续费各种雁过拔毛,类似于收税抽成,例如银行的各种手续费、券商承销依IPO承销额按比提成。
由于互金行业,《指导意见》明确了互金是“信息中介”,也不能对产品提供“增信”、不能碰“资金池”等等,意味着不能去挣资金差价的钱,说的更加直白点就是你不能“低买高卖”资金。因此,互金能挣钱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收手续费,也即抽成的模式。
1、比较直接的抽成,例如贷款人除了缴纳利息之外,还要给平台一定的服务费。
2、间接点的,获取资金的使用权,例如你在某平台,贷款3000元个人信用贷款,一般到你手中的资金,会低于这个数,可能是2800,也可能是2700,各个平台不一。
当然,如果只是这么分析,想想天朝的金融行业现状,大部分收入都是靠“垄断地位挣差价”,表外业务或者手续费,对利润贡献很小。虽然国外是表外业务是大头,但那和金融市场的开放性有关。一句话总结:平台目前能够挣钱的方式,应该是搞点手续费,但这个手续费,估计养活自己都够呛的。笔者认为,对于绝大部分平台而言,如果不违规,自己参与到“做资金市商”(注:做市商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买卖双方不需等待交易对手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交易对手方即可达成交易。),仅仅靠那点“手续费”,平台本身价值不大。
但关键又是,这个行业,由于监管问题,平台违规“做资金市商”,非常容易,且不好监察,因此,对于大部平台而言,价值点在这。
既然遵守法规的钱景不好,那么互金价值究竟何在?
纯粹遵守法规的平台,可能一直会亏损(确实是劣币驱逐良币),直到转变为了“战略入口”,才发生了质的变化。
用互联网眼光,看待这个行业,这个行业的价值就在“入口”,它是你资金的入口,因为你会发现,你的钱基本就会放到“支付宝”里面,你的理财在里面,你的消费也在里面,支付宝就成了你的日常刚需的高频工具,各大巨头纷争的,其本质不是通过业务本身能够挣到的钱,而是它带来的流量、带来的入口,有了流量和入口,余额宝、招财宝,很容易做起来。
而大家想想,国内躺着挣钱的金融业,撕开一个口子,随便攫取一点,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弄个“一账通”,你可以把钱转到你所用的入口,然后选取你需要的服务。
货币基金(类似于余额宝)+长期定存(可以理解为P2P理财)+互联网券商(蚂蚁金服,前不久搞的那个“蚂蚁聚宝”就是要弄这个)+消费信贷(你没钱给你借钱,例如花呗、京东白条)等等,这一整套模式,在这个服务群里,肯定有你的需求。
战略入口的价值,就在这里。
单独谈一谈供应链金融,促进主营业务才是目标
可能供应链金融,和上面的分析,应该是有区别的。
对于某家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而言,假如它去做互联网金融,笔者看来,更多的是朝着促进自己的主营业务来的,也就是说,它的目标,应该不是为了挣钱,也不是为了什么战略入口。
一般情况下,基于核心企业强势地位,它会对上下游企业的账期之类的,有一定拖延,从而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不久前,常常爆出的京东拖欠供应商账款的信息,就是这个原因。大家看看京东小贷,其本质是缓解自身压力,当然对于这种供应链金融,有点神似“自融”感觉。(虽然不是)
也就是说,通过供应链金融,促进的是其主营业务。以京东为例,那就是提升GMV,并和阿里竞争。有了大的GMV,估值的提高,那就水到渠成了。
大部分平台,存在其实毫无价值
基于上面的分析,大家就可以得出,想通过互金挣钱,在目前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可能。更多的平台,是过来凑热闹,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们来看看LC,这家通过“挣手续费”的平台,目前情况如何:
目前股价连续下跌,从最高的29.29,已经跌到12.47,股价夭折都不止;市值从百亿已经降到了四十五亿左右。我们来看看股价走势图:
作为全球互金第一股,各位读者,你们有何感想?